什么是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由假丝酵母菌引发,在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时易发病。症状有外阴瘙痒、白带异常、阴道疼痛、外阴灼热感等,高发人群包括孕妇、糖尿病患者、长期用抗生素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诊断方法有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真菌培养。治疗需消除诱因并进行药物治疗,分局部和全身用药。不同特殊人群治疗各有注意事项,如孕妇选对胎儿安全药物、糖尿病患者控血糖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合理用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注意性生活卫生。
一、定义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也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约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症状,在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时,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才出现症状。
二、症状表现
1.外阴瘙痒: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瘙痒程度不一,严重者坐立不安,夜晚更加明显。
2.白带异常:白带增多,其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3.阴道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疼痛,尤其在性交或排尿时加重。
4.外阴灼热感:外阴部有明显的灼热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高发人群
1.孕妇: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同时孕期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此病。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阴道酸度升高,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
3.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长期应用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生长,破坏阴道内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大量繁殖。
4.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艾滋病、接受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假丝酵母菌的侵袭。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直接观察外阴、阴道的情况,查看是否有红斑、水肿、抓痕等表现,以及白带的性状。
2.白带常规检查:取少量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查找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真菌培养:对于症状典型但白带常规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进行真菌培养,以明确病原体。
五、治疗方式
1.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药物。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2.药物治疗:分为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局部用药可选用抗真菌栓剂,如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全身用药可口服氟康唑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多采用局部用药。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2.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否则容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3.儿童:儿童患此病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外阴卫生,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内裤。
4.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低,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七、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
2.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血糖稳定。
4.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5.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要注意清洗外阴,避免多个性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