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如何检查确定
帕金森病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检查,包括病史采集,了解症状表现、起病时间、家族史、既往史、用药史;体格检查,涵盖神经系统检查和姿势步态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检查和必要时的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及功能影像学检查;同时针对不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患者,检查时需考虑其特点和注意事项。
一、病史采集
1.症状表现:详细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运动迟缓,如动作变慢、起床、翻身、步行、转弯等动作都变得缓慢;是否有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有无肌强直,即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且呈一致性,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还需关注姿势平衡障碍,患者站立时呈屈曲体姿,行走时步距缩短,常见碎步、前冲,晚期易跌倒。
2.起病时间:明确症状最初出现的时间,起病的缓急等情况。
3.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亲属患有帕金森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因为帕金森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4.既往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脑部外伤、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等)、脑血管病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生有关。
5.用药史: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服用过可能导致类似帕金森症状的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止吐药等。
二、体格检查
1.神经系统检查:重点检查患者的运动功能,包括肌力、肌张力、反射、共济运动等。通过让患者做特定的动作,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等,评估其协调能力;检查肌张力时,可感受肌肉的紧张程度。
2.姿势和步态检查:观察患者站立和行走时的姿势,是否有弯腰驼背、身体前倾等异常姿势;注意患者的步态,是否有起步困难、小碎步、慌张步态等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一般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等。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等情况;生化检查可评估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排除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全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排除甲状腺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
2.脑脊液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脑脊液检查,检测其中多巴胺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含量,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中HVA含量可降低。
四、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主要用于排除脑部的其他病变,如脑肿瘤、脑血管病等。虽然帕金森病患者头颅CT大多无特异性改变,但可帮助鉴别诊断。
2.头颅MRI:对脑部结构的显示比CT更清晰,能发现一些细微的病变,如脑部的变性、萎缩等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3.功能影像学检查: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通过检测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多巴胺受体等,评估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对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更加全面和谨慎。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体力和耐受性,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需要家属或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2.儿童:儿童患帕金森病极为罕见,若出现类似症状,要首先排除其他可能的神经系统疾病,如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在检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尽量采用温和、友好的方式进行检查,减少儿童的恐惧和抵触情绪。
3.孕妇:孕妇在进行检查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检查方法,如放射性检查。如需进行必要的检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4.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检查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在检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检查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