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可分为四类。一是生殖道良性病变,如老年性阴道炎因卵巢功能减退、局部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发炎,导致阴道黏膜充血出血;宫颈息肉受慢性炎症刺激形成,因局部组织脆弱易摩擦出血;子宫内膜炎因病原体感染致内膜充血、水肿、剥脱出血。二是生殖道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多种高危因素有关,癌组织侵犯血管导致流血;宫颈癌多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发,组织质脆易出血;卵巢癌相对少见,部分可分泌雌激素影响内膜致出血。三是内分泌因素,体内促性腺激素波动刺激残存卵泡分泌雌激素,或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药物,均可使子宫内膜增生出血。四是全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功能,肝脏疾病影响凝血因子合成,都可能导致绝经后女性阴道流血。
一、生殖道良性病变
1.老年性阴道炎: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受细菌感染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阴道黏膜充血、出血,从而出现阴道流血。患者还可能伴有阴道灼热感、瘙痒、白带增多且呈淡黄色等症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或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的绝经后女性更易发生。
2.宫颈息肉:慢性炎症刺激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形成息肉。绝经后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原有的息肉局部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出血。宫颈息肉表面有丰富的微血管,轻微的摩擦或刺激就可能导致破损出血。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接触性出血。
3.子宫内膜炎: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引起炎症。绝经后阴道自净能力下降,细菌容易逆行感染至宫腔。炎症可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导致内膜少量剥脱出血。患者可能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等不适。有盆腔手术史、个人卫生差的绝经后女性患病风险较高。
二、生殖道恶性肿瘤
1.子宫内膜癌:是绝经后阴道流血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因。长期的无孕激素对抗的雌激素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遗传等都是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使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恶变,癌组织侵犯周围血管,导致阴道流血。患者早期多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不规则流血,晚期可伴有阴道排液、下腹痛等症状。
2.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主要病因。绝经后女性宫颈上皮细胞对HPV的清除能力下降,容易导致宫颈发生癌变。宫颈癌组织质脆,易出血,早期可为接触性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卫生条件差的绝经后女性发病风险增加。
3.卵巢癌: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部分卵巢癌可分泌雌激素,影响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增生、出血。患者可能伴有腹胀、腹部肿块、腹水等症状。有卵巢癌家族史、未生育过的绝经后女性风险较高。
三、内分泌因素
绝经后女性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部分女性可能在偶然情况下,激素水平出现小的波动,刺激残存的卵泡发育,分泌少量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而引起阴道流血。此外,一些绝经后女性如果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药物,不恰当使用可能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和出血。
四、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异常。绝经后女性本身血管弹性较差,凝血机制可能已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血液系统疾病影响下,凝血功能进一步受损,容易出现阴道流血,还可能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表现,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等。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或曾接受放疗、化疗的绝经后女性更需警惕。
2.肝脏疾病: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等,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绝经后女性肝脏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有所减退,若患肝脏疾病,这种影响会更明显,可能导致阴道流血等出血倾向,还可能伴有黄疸、腹水等肝病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