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必须切子宫吗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多发生于经产妇,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有关,患者有月经量增多、痛经等症状。治疗方式需综合患者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因素选择,药物治疗适合症状轻、有生育需求或近绝经期患者;手术治疗分保守手术和子宫切除术,前者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但有复发风险,后者是根治方法但患者会失去生育能力;介入治疗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创伤小或无创,但也有复发可能。特殊人群中,年轻有生育需求者应选保守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尽早备孕和孕期产检;接近绝经者可先药物治疗,症状严重且药物效果不佳时考虑手术;老年患者手术风险高,身体差无法耐受手术时采取姑息治疗,同时要关注其心理状态。
一、子宫腺肌症概述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该病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式的选择
子宫腺肌症并非必须切除子宫,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1.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能缓解痛经症状;避孕药、孕激素等可以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可使子宫缩小、症状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可复发。药物治疗适合年龄较轻、有生育需求或者接近绝经、不愿手术的患者。年轻患者在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后,有机会尝试自然受孕。
2.手术治疗
保守手术:包括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子宫肌层电凝术等。适用于有生育要求、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不过,保守手术术后有复发风险。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如果病灶局限,手术切除病灶后仍有怀孕的可能,但孕期需要密切监测,因为子宫腺肌症可能影响子宫肌层的弹性,增加孕期子宫破裂等风险。
子宫切除术:对于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子宫切除术。这是根治子宫腺肌症的方法。对于年龄较大、已完成生育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子宫切除术可以彻底解决问题。但切除子宫后,患者将失去生育能力,且可能会对内分泌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如可能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等。
3.其他治疗
介入治疗:通过阻断子宫动脉,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有复发情况。适合那些不愿意进行手术、症状相对较轻的患者。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利用超声波的可聚焦性和能量可沉积性,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于体内子宫腺肌症病灶处,使焦点处组织温度瞬间升高,达到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病灶。此方法无创,能保留子宫,但也存在治疗不彻底、复发的可能性,适合有保留子宫意愿的患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有生育需求人群
这类患者应尽量选择保守治疗方法,以保留生育功能。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以提高受孕几率。如果进行了保守手术,术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备孕,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复发的可能性会增加。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密切关注子宫情况。
2.接近绝经人群
对于接近绝经的患者,可先采取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等待绝经后症状可能会自然缓解。因为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异位的子宫内膜会逐渐萎缩。在此期间,要注意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也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对身体的影响。
3.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如果患有子宫腺肌症,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在决定是否手术时,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如果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可采取姑息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