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性脑缺血症状
一过性脑缺血(TIA)是因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发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症状一般不超1小时、最长不超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证据,常见症状有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平衡障碍等,不同部位缺血症状有别,颈动脉系统以发作性偏瘫等常见,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眩晕等;不同人群症状和注意事项不同,老人反应迟钝且多有基础病需家人关注,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可诱发且易忽视症状,孕妇高凝状态发病风险增加要及时就医;伴随剧烈头痛等或症状频繁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提示病情加重;症状出现后应让患者平卧休息,不缓解或频繁发作需送医检查治疗,平时要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
一、定义
一过性脑缺血(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二、常见症状
1.运动障碍: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可表现为单个肢体或一侧上下肢同时受累,导致行走不稳、持物掉落等。如患者原本正常活动的右手突然无力,无法正常拿取物品,或是在行走时突然感觉一侧下肢发软,容易摔倒。
2.感觉障碍:常表现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感觉减退或异常,如针刺感、蚁走感、麻木感等。有的患者可能会感觉一侧脸颊像被蒙了一层布,触觉变得迟钝。
3.言语障碍:可能出现言语表达困难,如说话不清、词不达意,患者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无法用正确的语言清晰说出;也可能表现为理解能力下降,听不懂他人说话的意思。
4.视觉障碍:可出现单眼或双眼的视力模糊、黑矇,即突然眼前发黑,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恢复正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复视,即看东西有重影。
5.平衡障碍:患者会感到头晕、眩晕,行走或站立时失去平衡,有摇晃感或不稳感,严重时可能无法独立行走。
6.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呃逆、呕吐等症状。
三、不同部位缺血的症状特点
1.颈动脉系统TIA:以发作性偏瘫或单肢轻瘫较为常见,有时也可出现偏身感觉减退或偏盲等症状。若病变累及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还可伴有失语。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症状为眩晕、平衡失调,可伴有耳鸣。此外,还可能出现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感觉障碍和交叉性瘫痪等。
四、不同人群症状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反应相对迟钝,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症状时可能不能准确描述自身感受。而且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会加重脑缺血的症状和风险。因此,家人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日常表现,如发现老人出现异常的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年轻人:年轻人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相对较少,但如果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大量吸烟、酗酒、精神压力过大等,也可能诱发。年轻人往往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即使出现轻微症状也容易忽视。所以年轻人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当出现可疑症状时,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诊排查。
3.特殊人群:孕妇在孕期身体生理变化较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的风险可能增加。孕妇若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不能简单认为是孕期的正常反应,需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
五、伴随症状及危险信号
1.若患者在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症状的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可能提示病情严重,如发展为脑梗死、脑出血等,需立即就医。
2.症状频繁发作,发作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或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也是病情加重的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六、症状出现后的处理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休息,避免活动,防止摔倒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解开领口处的纽扣。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频繁发作,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血管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此外,患者平时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