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分前驱期、脑部症状期,不同特殊人群还有各自表现及注意事项。前驱期有感染症状(发热、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头痛等)和呼吸道症状(干咳、咽痛、流涕);脑部症状期包括精神症状(认知障碍、定向力障碍、人格改变、行为异常)和神经症状(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特殊人群中,儿童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快,护理要注意呼吸道通畅和合理降温;老年人易使基础疾病加重,精神症状突出,治疗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预防并发症;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严重、恢复难,治疗需兼顾基础疾病和提高免疫力,预防继发感染。
一、前驱期表现
1.感染症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在前驱期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可高达38℃40℃,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反应。同时可伴有全身不适,感觉身体疲倦、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肌肉酸痛也是常见症状,通常累及四肢和腰背等部位的肌肉,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搏动性疼痛或胀痛。
2.呼吸道症状:可能会有咳嗽,多为干咳,这是病毒感染刺激呼吸道黏膜所致。咽痛也较为常见,吞咽时疼痛可能会加重,影响患者进食和饮水。流涕一般为清水样鼻涕,是鼻腔黏膜受病毒刺激后分泌增多的表现。
二、脑部症状期表现
1.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严重时可能对熟悉的人或环境也会感到陌生。定向力障碍也较为常见,患者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时间、地点和人物。部分患者会出现人格改变,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变得暴躁、易怒,或者原本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还可能有行为异常,如无故哭笑、自言自语、四处游走等。
2.神经症状
意识障碍: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轻到重可表现为嗜睡,即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唤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又入睡。昏睡则是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被唤醒,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且回答问题含糊或答非所问。严重时可发展为昏迷,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癫痫发作:可为全身性发作,患者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症状,持续时间不等,一般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也可为部分性发作,如局部肢体的抽搐,患者可能仅有一侧肢体的抽动,意识可保持清醒或仅有短暂的意识障碍。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若病变累及额叶,可出现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自己无法表达或表达不流利。若累及颞叶,可出现感觉性失语,患者能说话,但不能理解他人的语言和自己所说的话。累及枕叶时,可出现视力障碍,如视野缺损、视物模糊等。累及基底节区,可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严重时可出现偏瘫。
三、特殊人群表现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不适。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可能更多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呕吐等。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进食等情况。在护理时,要注意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对于有高热的儿童,应优先采取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避免低龄儿童随意使用药物,如需用药应严格遵循儿科医生的建议。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会使原有基础疾病加重。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差,在出现前驱症状时可能容易被忽视。其精神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如更容易出现认知障碍和意识障碍。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活动障碍的老年人,要注意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3.免疫力低下人群:包括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这类人群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病程也可能更长。他们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感染症状和脑部症状,且恢复较为困难。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脑炎进行治疗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要注意预防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