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外阴炎怎么引起的
外阴炎的病因包括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且不同特殊人群需注意不同护理要点。局部因素有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刺激,紧身化纤内裤、经期卫生不良、外阴局部损伤及外阴不洁等,如多数外阴炎患者合并阴道炎,婴幼儿外阴炎部分与尿液粪便刺激有关,长期穿紧身化纤内裤及经期卫生习惯不良会增加发病风险,因外阴局部损伤引发的病例占一定比例等。全身因素涵盖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维生素缺乏,像糖尿病患者外阴炎发生率更高,免疫力低人群及维生素缺乏人群易患。特殊人群中,婴幼儿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及正确护理,孕妇要注意清洁、选合适内裤及勿自行用药,老年女性应注意外阴保湿、控制慢性疾病等。
一、局部因素
1.阴道分泌物刺激:女性阴道分泌物增多,如患有阴道炎时,白带量增多、性状改变,其中含有的炎性物质会长期刺激外阴皮肤。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呈黄绿色、泡沫样,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呈豆腐渣样,细菌性阴道炎白带呈灰白色、有鱼腥味,这些异常白带对外阴的刺激可引发外阴炎。据研究,约70%的外阴炎患者同时合并有不同类型的阴道炎。
2.尿液、粪便刺激:长期尿液浸渍,如存在泌尿系统疾病导致尿失禁,或者排便后未清理干净,粪便残留刺激外阴,都易引发外阴炎。特别是婴幼儿,排尿排便控制能力差,若护理不当,外阴长期受污染,更易发生外阴炎。有数据显示,婴幼儿外阴炎中有30%40%与尿液、粪便刺激有关。
3.紧身化纤内裤:此类内裤不透气,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适宜细菌滋生。而且化纤材质可能对外阴皮肤产生摩擦和刺激,破坏外阴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进而引发炎症。临床研究发现,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裤的女性,外阴炎的发生率比穿着棉质内裤者高23倍。
4.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透气的卫生巾、经期不及时更换卫生巾,导致外阴局部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环境,利于细菌大量繁殖。另外,经期不注意清洗外阴,经血及阴道分泌物残留,也会刺激外阴引发炎症。据调查,经期卫生习惯不良的女性,外阴炎的发病风险增加1.52倍。
5.外阴局部损伤:如性生活过于粗暴、骑自行车等运动导致外阴骑跨伤、搔抓引起皮肤破损等,使外阴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菌容易侵入,从而引发外阴炎。有报道称,因外阴局部损伤引发外阴炎的病例约占外阴炎总数的10%15%。
6.外阴不洁:不注意外阴清洁,外阴皮肤表面的污垢、皮脂等堆积,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增加外阴炎发生风险。尤其在夏季,人体出汗较多,外阴部位更易藏污纳垢,如果不及时清洗,更容易发病。
二、全身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尿液中含糖量也随之增加,当尿液流经外阴时,为细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外阴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外阴炎。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外阴炎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5倍。
2.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抵御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外阴局部易被病原体感染,从而诱发外阴炎。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外阴炎的发病几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3.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族缺乏,可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使外阴皮肤黏膜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炎症。在一些营养不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的人群中,因维生素缺乏导致外阴炎的情况时有发生。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婴幼儿:婴幼儿皮肤娇嫩,家长需特别注意保持其外阴清洁干燥。每次排尿排便后,要用温水从前向后清洗外阴,避免粪便污染尿道和阴道。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尿布或纸尿裤,并及时更换,防止尿液、粪便长时间刺激外阴。女婴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短且直,更容易受到感染,家长更应细心护理。
2.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分泌物增多,更要注意外阴清洁。应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勤换内裤。清洗外阴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以减少对外阴皮肤的刺激。如果出现外阴瘙痒、疼痛等症状,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3.老年女性:绝经后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外阴皮肤变薄、萎缩,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外阴炎。建议老年女性注意外阴保湿,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膏涂抹外阴,增强局部抵抗力。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穿过紧的裤子,保持外阴清洁。如果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积极控制病情,以降低外阴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