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是什么
膀胱肿瘤展开详细介绍,它是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常见恶性肿瘤,多数源于上皮组织,分为上皮性和非上皮性肿瘤。病因包括吸烟、职业暴露、遗传及其他因素。症状有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和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治疗时需考虑各自特点。预防措施包括戒烟、职业防护、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
一、膀胱肿瘤的定义
膀胱肿瘤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其起源于膀胱壁的各种组织成分,包括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但绝大多数来源于上皮组织。
二、膀胱肿瘤的分类
1.上皮性肿瘤:占膀胱肿瘤的绝大多数,主要包括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约占膀胱肿瘤的90%;鳞状细胞癌约占3%7%;腺癌相对少见,占比小于2%。
2.非上皮性肿瘤:起源于膀胱间叶组织,如平滑肌瘤、横纹肌肉瘤、血管瘤等,此类肿瘤较为少见。
三、膀胱肿瘤的病因
1.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肿瘤致病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膀胱肿瘤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时间成正比。
2.职业暴露: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如染料、橡胶、皮革、印刷等行业的工人,患膀胱肿瘤的风险增加。
3.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等,与膀胱肿瘤的发生相关。家族中有膀胱肿瘤患者的人群,其发病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4.其他因素:长期大量服用含非那西汀的止痛药、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长期留置导尿管等,也可能增加膀胱肿瘤的发生风险。
四、膀胱肿瘤的症状
1.血尿:是膀胱肿瘤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可间歇性发作,也可为持续性血尿。出血量与肿瘤大小、数目及恶性程度并不完全成正比。
2.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多由于肿瘤坏死、溃疡或合并感染所致。
3.排尿困难:当肿瘤较大或堵塞膀胱出口时,可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4.其他症状:晚期膀胱肿瘤可出现下腹部肿块、腰骶部疼痛、下肢水肿等症状。
五、膀胱肿瘤的诊断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膀胱内占位性病变,对初步诊断有重要价值;CT和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肿瘤的分期。
2.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肿瘤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数目、形态、位置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
3.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收集尿液中的细胞进行检查,可发现癌细胞,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但阳性率相对较低。
六、膀胱肿瘤的治疗
1.手术治疗:是膀胱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的分期、分级、大小、数目等因素综合考虑。
2.化疗:分为膀胱内灌注化疗和全身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主要用于预防肿瘤复发,常用药物有卡介苗、丝裂霉素等;全身化疗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膀胱肿瘤,常用药物有顺铂、吉西他滨等。
3.放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4.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如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七、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治疗前,应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充分考虑手术风险。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2.儿童:儿童膀胱肿瘤相对少见,以横纹肌肉瘤为主。治疗方案应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3.孕妇:孕妇患膀胱肿瘤较为罕见,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手术治疗应尽量选择在孕中期进行,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化疗和放疗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应谨慎使用。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八、膀胱肿瘤的预防
1.戒烟:避免吸烟是预防膀胱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
2.职业防护:从事相关职业的人群应加强防护,减少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
3.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有膀胱肿瘤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