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如何检查
妇科疾病的检查方法多样,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适用于有性生活女性,了解生殖器官情况;三合诊用于复杂病情,判断深部病变;肛腹诊适用于未婚等特定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PCT用于判断感染情况,阴道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原体)、影像学检查(B超分经腹和经阴道两种,可发现盆腔病变;CT对软组织分辨强,多用于复杂病情;MRI鉴别病变性质价值高,但有使用限制)以及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并取组织病理检查,但有手术风险,适用于特定情况),同时对孕妇、有多次流产史或盆腔手术史女性、老年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检查方法选择给出了温馨提示。
一、妇科检查
1.双合诊:医生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可以了解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以及骨盆腔有无异常。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适用,若为未婚女性,一般不做此项检查。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生殖器官萎缩,检查时可能需要更轻柔操作。有过盆腔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存在粘连情况,检查时医生会更仔细判断。
2.三合诊:即腹部、阴道、直肠联合检查。能更清楚地了解位于骨盆后部及子宫直肠陷凹肿物与子宫或直肠的关系,对判断盆腔炎的严重程度、有无盆腔粘连等有重要意义。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对于肥胖女性,三合诊可能比双合诊更能准确触及深部器官情况。
3.肛腹诊:适用于未婚、处女膜闭锁或经期不宜做双合诊检查的女性。通过直肠和腹部的触诊来了解盆腔情况,但对于盆腔深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可能不如双合诊和三合诊。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计数,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可能有炎症存在。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或儿童,即使有感染,白细胞升高可能不明显,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数小时后即可升高,病情好转时迅速下降。CRP升高常见于各种急性炎症,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CRP可作为病情监测的一个指标,若持续升高或反复升高,提示炎症可能未得到有效控制。
3.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蛋白质,在全身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可用于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在盆腔炎患者中,PCT升高有助于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对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PCT的升高可能不典型。
4.阴道分泌物检查:包括白带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白带常规可以检测阴道的清洁度、是否有滴虫、霉菌等病原体感染。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明确病原体种类,并指导临床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有多个性伴侣、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查尤为重要。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分为经腹部B超和经阴道B超。经腹部B超需要患者在检查前憋尿,使膀胱适度充盈,以更好地观察盆腔器官。经阴道B超则无需憋尿,且对于观察盆腔内细微结构更清晰,但适用于有性生活的女性。B超可以发现盆腔内有无积液、包块等病变,判断包块的大小、位置、性质等。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B超可观察到输卵管增粗、积水,盆腔内粘连等表现。
2.CT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器官的形态、结构,对于发现较小的病变、判断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一定优势。但CT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有一定的辐射,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多用于病情复杂、B超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
3.MRI检查:具有多平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对于鉴别盆腔内病变的性质,如判断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有无盆腔深部组织的侵犯等有重要价值。但MRI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能进行此项检查。
四、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可直接观察盆腔内器官的病变情况,如输卵管、卵巢、子宫的形态,有无粘连、炎症病灶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但腹腔镜检查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如出血、感染、脏器损伤等。一般适用于诊断不明确、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怀疑有盆腔内肿瘤等情况的患者。对于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腹腔镜检查。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孕妇在进行检查时需要谨慎选择检查方法,尽量避免使用有辐射的CT检查。对于有多次流产史、盆腔手术史的女性,检查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以便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进行有创检查时需要充分评估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儿童若怀疑有慢性盆腔炎,检查方法的选择要更加谨慎,优先考虑无创或微创检查,如B超、肛腹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