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系带短有哪些表现
舌系带短在外观上表现为附着位置异常(多附着于舌尖部或接近舌尖处)、舌系带短粗且紧绷;功能上存在舌头运动受限(前伸和上抬困难)、吸吮困难(婴儿期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均受影响)、发音障碍(特定语音不清、语言发展迟缓)、咀嚼和吞咽问题(效率降低、困难);在特殊人群中,婴儿和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可先尝试非手术改善,严重时12岁左右评估手术;成人会影响生活质量,手术需谨慎且术后要训练;老年人可能加重口腔疾病,身体差不耐受手术者采取保守治疗。
一、外观表现
1.舌系带附着位置异常:正常情况下,舌系带附着于舌腹中部,靠近舌尖的位置。舌系带短的患者,舌系带往往附着于舌尖部或接近舌尖处,导致舌头的活动受到限制。这种附着位置的异常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较为容易观察,家长可以通过轻轻抬起宝宝的舌头,查看舌系带的附着情况。
2.舌系带短粗:舌系带短的患者舌系带通常较正常情况短且粗,外观上可能呈现出紧绷的状态。正常舌系带在舌头活动时较为灵活,而短粗的舌系带在舌头运动时会显得僵硬,限制了舌头的正常伸展和卷曲。
二、功能表现
1.舌头运动受限
前伸受限:舌系带短的人舌头不能自由地前伸到口外,或者前伸时舌尖会出现凹陷,呈现出“W”形。这是因为舌系带过短,限制了舌头向前的伸展幅度。例如,在舔嘴唇、吃东西时,由于舌头无法充分前伸,可能会影响食物的摄取和咀嚼。
上抬受限:舌头向上抬起困难也是常见的表现。正常情况下,人们可以将舌头轻松地向上舔到上腭,但舌系带短的患者往往无法完成这个动作,或者只能部分完成。这种上抬受限在发某些语音时会造成影响,比如发“d”“t”“n”“l”等需要舌头与上腭接触的音时,发音可能不准确。
2.吸吮困难
婴儿期表现:在婴儿时期,舌系带短可能导致吸吮困难。母乳喂养时,婴儿需要用舌头包裹乳头进行吸吮,如果舌系带过短,舌头无法有效地包裹乳头,可能会出现衔乳困难,导致婴儿吸吮效率低下,吃奶时间延长,甚至可能出现漏奶的情况。同时,由于吸吮不充分,婴儿可能无法摄入足够的乳汁,影响生长发育。
奶瓶喂养表现:使用奶瓶喂养时,舌系带短的婴儿可能无法正确地含住奶嘴,导致奶嘴容易从口中脱出,同样会影响进食。
3.发音障碍
特定语音发音不清:舌系带短可能影响某些语音的发音,尤其是需要舌头灵活运动的语音。如前文提到的“d”“t”“n”“l”等声母发音可能不准确,听起来含糊不清。此外,发卷舌音(如“zh”“ch”“sh”“r”)时也会存在困难,因为卷舌音需要舌头向上卷曲并与上腭后部接触,舌系带短限制了舌头的这种运动,导致发音不标准。
语言发展迟缓:如果舌系带短导致的发音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因为发音不准确可能会受到他人的误解或嘲笑,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开口说话,进一步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4.咀嚼和吞咽问题
咀嚼效率降低:由于舌头运动受限,在咀嚼食物时,舌头不能有效地将食物在口腔内搅拌和推送,导致食物不能充分咀嚼。这可能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长期下来可能影响营养的吸收。
吞咽困难:舌系带短还可能影响吞咽功能。正常吞咽过程中,舌头需要将食物推送至咽喉部,舌系带短的患者由于舌头运动不灵活,可能无法顺利完成这个动作,导致吞咽困难,尤其是在吞咽较大块的食物时更为明显。
三、特殊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
1.婴儿和儿童
生长发育影响:婴儿期舌系带短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影响口腔肌肉的发育,进而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长。在儿童期,发音障碍和咀嚼吞咽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发育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干预建议:对于婴儿,如果出现吸吮困难等情况,可以先尝试通过口腔按摩等非手术方法进行改善。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影响到生长发育,可能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舌系带修整手术。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在12岁左右,此时孩子的配合度相对较高,对手术的耐受性也较好。
2.成人
影响生活质量:成人舌系带短可能已经适应了发音和进食的不便,但在一些职业领域,如播音员、教师等,发音问题可能会对工作产生较大影响。此外,长期的咀嚼和吞咽问题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疾病。
处理方式:成人进行舌系带修整手术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成人的口腔结构和神经已经发育成熟,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口腔功能、神经状况等。术后需要进行语音训练和口腔功能恢复训练,以改善发音和咀嚼吞咽功能。
3.老年人
伴随疾病影响:老年人如果存在舌系带短的情况,可能会加重原有的口腔疾病,如牙齿磨损、牙周炎等。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较差,在考虑手术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
保守治疗: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人,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进行简单的口腔功能训练,改善咀嚼和吞咽功能。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