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龋齿的有效方法
为预防龋齿,可从保持口腔清洁、控制饮食中糖摄入、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含氟产品四方面入手。保持口腔清洁需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控制饮食中糖摄入要减少含糖食品饮料摄入、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定期口腔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儿童青少年窝沟封闭;使用含氟产品有使用含氟牙膏和专业涂氟。
一、保持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面-牙间隙的顺序,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及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研究表明,规范的巴氏刷牙法能显著降低龋齿发生率,例如有研究对不同刷牙方法的人群进行长期追踪,采用巴氏刷牙法的人群龋齿发生率比采用普通刷牙法的人群低约30%。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掌握正确刷牙方法,由于儿童手部精细动作发育不完善,可选择儿童专用软毛牙刷,且每次刷牙时间可适当缩短,但也需保证达到清洁效果。
2.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尤其是牙齿邻面,这些部位是牙刷难以清洁到的区域,容易堆积菌斑和食物残渣。牙线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将牙线缓慢滑入牙缝,紧贴牙面呈C形环绕,上下拉动清洁牙齿邻面。对于佩戴正畸矫治器的人群,更需要使用牙缝刷来清洁矫治器周围的牙齿,正畸患者由于矫治器的存在,食物残渣更容易残留,若不及时清洁,龋齿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有研究显示正畸患者龋齿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23倍,而通过正确使用牙缝刷等方法可有效降低这一风险。
二、控制饮食中的糖摄入
1.减少含糖食品和饮料的摄入:限制糖果、巧克力、甜饮料(如可乐、果汁饮料等)的食用频率和量。过多的糖在口腔中被细菌分解产酸,酸会腐蚀牙齿导致龋齿。例如,长期大量饮用甜饮料的人群,其口腔环境长时间处于酸性状态,牙齿被酸侵蚀的概率大大增加。对于儿童,家长应控制其零食和甜饮料的摄取,可选择水果等健康零食替代部分高糖零食,水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相对含糖量比糖果等低,同时能促进唾液分泌,唾液具有缓冲酸、冲洗口腔的作用,有助于预防龋齿。
2.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尽量减少在两餐之间吃零食的次数,避免牙齿长时间处于酸性环境中。如果在两餐之间进食,应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苹果、胡萝卜等,这些食物能促进唾液分泌,帮助清洁口腔。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由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更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糖摄入,不仅要减少甜食的摄取,还要注意主食的量和种类,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如全麦面包等,以稳定血糖水平,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三、定期口腔检查
1.常规口腔检查: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由专业牙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等部位的检查。牙医可以早期发现龋齿的迹象,如牙齿表面轻微的脱矿等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例如,在口腔检查中发现早期龋齿,通过简单的再矿化治疗等方法就可以阻止龋齿进一步发展。对于老年人,由于牙齿磨损、牙龈退缩等问题,龋齿发生风险增加,更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老年人可能存在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的情况,且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口腔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定期口腔检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窝沟封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恒磨牙,尤其是窝沟较深的牙齿,可进行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将窝沟封闭剂涂布于牙齿的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屏障,阻止细菌及食物残渣进入窝沟,从而预防窝沟龋。研究表明,窝沟封闭对儿童窝沟龋的预防效果显著,例如对进行窝沟封闭的儿童进行多年追踪,其窝沟龋发生率比未进行窝沟封闭的儿童低约90%。儿童在68岁时第一恒磨牙萌出,1213岁时第二恒磨牙萌出,此时是进行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期,家长应带孩子及时进行窝沟封闭,保护牙齿健康。
四、使用含氟产品
1.使用含氟牙膏:选择含氟牙膏刷牙,氟化物可以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氟化物能与牙齿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更耐酸的氟磷灰石,从而提高牙齿对酸的抵抗力。一般来说,6岁以下儿童应使用含氟量适中的儿童专用含氟牙膏,每次用量约米粒大小,防止儿童吞咽过多牙膏导致氟中毒;6岁以上儿童可使用成人含氟牙膏,但也应注意控制用量。对于患有口干症的人群,由于唾液分泌减少,牙齿更容易受到酸的侵蚀,使用含氟牙膏更为重要,因为唾液分泌减少会降低口腔的自洁能力,而含氟牙膏中的氟化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唾液分泌不足带来的抗龋能力下降问题。
2.专业涂氟:除了使用含氟牙膏外,还可以定期到牙科诊所进行专业涂氟。专业涂氟是由牙医将高浓度的氟化物涂在牙齿表面,进一步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专业涂氟的效果比含氟牙膏更持久,一般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专业涂氟。对于一些龋齿高危人群,如患有先天性牙釉质发育不全的儿童,专业涂氟可以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先天性牙釉质发育不全的儿童牙齿本身抗龋能力较差,通过专业涂氟可以为牙齿提供额外的氟保护,降低龋齿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