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诱发因素

来源:民福康

诱发肝性脑病的六大因素,包括感染(常见类型有自发性腹膜炎等,老年人和儿童更易感染,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会增加感染风险)、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可致出血,有消化道疾病史及老年人更危险,不良饮食习惯会增加风险)、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利尿剂使用不当等可引发,老年人和儿童更敏感,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导致相关问题)、高蛋白饮食(大量摄入会使肠道氨产生增加,肝功能严重受损者应严格控制,患者需合理安排饮食)、便秘(会使肠道有毒物质产生和吸收增多,老年人和长期卧床者易便秘,缺乏运动等会导致便秘)、药物因素(镇静催眠药等会诱发,老年人和儿童用药需谨慎,患者就医应告知病史并遵医嘱用药)。

一、感染

1.感染类型:常见的感染包括自发性腹膜炎、肺炎、败血症等。这些感染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体内分解代谢增强,氨的产生增加。同时,感染还可能损害肝脏功能,影响氨的代谢和清除,进而诱发肝性脑病。

2.特殊人群影响: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感染后更易诱发肝性脑病。儿童肝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时肝脏负担加重,也增加了肝性脑病的发病风险。应对措施上,对于这类特殊人群,应加强日常护理,注意保暖,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降低感染几率。

3.生活方式关联:不注意个人卫生、生活环境脏乱差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如不勤洗手、不及时更换衣物等,容易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居住环境清洁至关重要。

二、消化道出血

1.出血原因: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这些曲张静脉破裂时,会引起大量出血。血液中的蛋白质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吸收入血后会使血氨升高,从而诱发肝性脑病。此外,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也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增加肝性脑病的发病可能。

2.特殊人群影响:有消化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较高。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凝血功能减退,出血后不易止血,病情更为凶险。应对这类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预防出血的发生。

3.生活方式关联:长期大量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会损伤胃黏膜,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患者应避免饮酒,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烫、辛辣的食物。

三、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1.紊乱原因:利尿剂使用不当、大量放腹水、呕吐、腹泻等都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低钾血症时,细胞内钾离子外移,细胞外氢离子进入细胞内,导致碱中毒。碱中毒会使氨的产生增加,且氨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从而诱发肝性脑病。

2.特殊人群影响:老年人和儿童对电解质变化更为敏感。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调节电解质平衡的能力下降;儿童体液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在使用利尿剂、放腹水等治疗时,应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生活方式关联:过度节食、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等可能导致电解质摄入不足。患者应保证合理的饮食,摄入富含钾、钠等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大量出汗,防止电解质丢失过多。

四、高蛋白饮食

1.诱发机制: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后,肠道内氨的产生会明显增加。如果肝脏不能及时将氨代谢清除,血氨水平就会升高,进而诱发肝性脑病。

2.特殊人群影响: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对蛋白质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即使摄入相对少量的高蛋白食物,也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这类患者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方案。

3.生活方式关联:患者应了解自身病情,合理安排饮食。避免短期内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五、便秘

1.诱发原因:便秘时,肠道内细菌繁殖增加,氨等有毒物质的产生和吸收增多。同时,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也会促使氨的吸收,从而诱发肝性脑病。

2.特殊人群影响: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减慢,更容易发生便秘。此外,长期卧床的患者,肠道功能减弱,也常出现便秘问题。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应鼓励其适当活动,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促进排便。

3.生活方式关联:缺乏运动、饮水不足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导致便秘。患者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肠道蠕动。

六、药物因素

1.药物类型:某些药物如镇静催眠药、麻醉药等,会抑制大脑皮层和呼吸中枢,使脑组织对氨的耐受性降低,从而诱发肝性脑病。此外,损害肝脏功能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结核药等,也可能加重肝脏负担,诱发肝性脑病。

2.特殊人群影响:老年人和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功能相对较弱,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更加谨慎,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对于有肝性脑病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

3.生活方式关联:患者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肝脏疾病史,避免医生开具不适合的药物。同时,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严格遵医嘱用药。

了解疾病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各种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导致的以代谢紊乱为病理生理基础,伴发的一种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为慢性肝衰竭,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诱发因素包括感染、大量的放腹水,大量的利尿、消化道出血以及饮食不当,如食用高蛋白的饮食,大便又不通畅,这样就可能会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肝性脑病发生,主要是血氨的升高,如何去减少血氨的吸收。因此,要保证大便通畅,必要时要进行乳果糖的服用,甚至灌肠。口服
肝性脑病前驱期的表现?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病造成的代谢紊乱,因此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前驱期表现有:1、性格变化,病人由外向型逐渐变为内向型,不愿和人沟通。2、表现出意识障碍,表现有概念不清、人物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等等。3、睡眠习惯发生改变,该病在起病时多可急可缓,而大部分的前驱期表现多为短暂的
肝性脑病的诱因?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的诱因多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低钾性碱中毒,比如大量利尿排钾,呕吐、腹泻等。二,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或者是含氮的药物。三,低血容量和缺氧,大量消化道出血、排放大量腹水、过度利尿等等,可以使血氨增高,降低脑对氨毒素的耐受性。四,感染,可以增加组织分解代谢增加产氨量。五,便秘。六,其他镇静安眠药物
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第一,食入过多的含蛋的物质,比如说高蛋白饮食,大量的鸡蛋鸡汤鸭汤。第二,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缺血缺氧低循环。第三,不恰当的利尿剂所造成的低钾低乳性碱中毒。第四,长期的便秘。第五,感染,特别是腹水的感染。第六,低血糖也是诱发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等等。肝脑病的诱因,肝性脑病的治疗非常的
肝性脑病如何处理?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首先可以给它一个持续吸氧,稳住病人的生命征;此外可以口服一些乳果糖,让病人大便保持通畅,减少氨的吸收;然后还可以给一些假性递质的输注;同时对肝性脑病的原发病进行一个治疗。寻找诱因,有感染一定要控制感染。
肝性脑病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又叫肝性昏迷,是肝病的终末期状态,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行为异常等,其中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是扑翼样震颤,可以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患者掌-指及腕关节可表现出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表现出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随手指的侧位动作,可以发生在单侧,也可以是双侧。但并不是所有
肝性脑病患者怎么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乳果糖、支链氨基酸、肠道非吸收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同时积极消除病因。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适当的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如果病情非常严重,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例如肝移植术、人工肝治疗术等。临床上建议本身存在基础性肝病的患者立
肝性脑病治得好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一般不能被治愈,但是可以通过去除诱因、降低血氨、肝移植等方法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肝性脑病患者在确诊后应该立即禁止或限制蛋白质摄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乳果糖溶液灌肠,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清除肠道内毒素;其次,也可以采用肠道非吸收性抗生素治疗,避免肠道细菌过度繁殖,减少产氨细菌的数量。
肝性脑病该如何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乳果糖,以减少氨吸收。患者还可以使用益生菌,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改善肠道功能。患者还可以使用肠道非吸收抗生素、L-鸟氨酸等药物,降低血氨。另外,对于急性、亚急性肝炎以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可以使用支链氨基酸,纠正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对于难治性肝性脑病,在伴有肝衰竭的情况下,可以做
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有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病人的饮食宜忌有以下几点:第一,患者需要少食多餐,不宜暴饮暴食。第二,患者应选择食用低脂、低盐、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胡萝卜、香菇、芹菜、西兰花、西红柿、鲫鱼、虾仁、酸奶、猕猴桃、橙子、苹果、草莓等。第三,患者应忌烟忌酒,不宜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另外,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休息,不宜剧烈
什么是肝性脑病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轻度肝性脑病时,患者可能只会出现单纯的性格改变,如果病情严重,便会出现精神错乱,甚至昏睡、昏迷状态。一旦出现肝性脑病,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进行正规、合理、规范治疗。
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或肝衰竭等严重的肝性疾病导致中枢的神经系统的改变,最直接的症状是患者性格、行为的改变。比如平常患者话不多多,突然说话没完没了,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或患者平时话特别多,突然不爱说话,变得比较沉默。出现这类情况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早期肝性脑病是可以逆转的,一旦进入昏迷期,逆转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是什么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出现肝性脑病要及时就诊,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因为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导致的肝性脑病,要对症进行正规的治疗;如果是酒精性的肝病引起的,要监督患者戒酒;如果是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肝性脑病,一定要先把这种药停掉,再进行专业的治疗。肝性脑病有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还可以做去氨治疗。通过灌肠降低肠道毒素的吸收,进行保
肝性脑病分期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在临床上可以分为四期:第一、第一期,即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性格和行为的异常。第二、第二期,即昏睡前期。往往会表现为明显的行为异常和认知的轻度障碍。第三、第三期,即昏睡期。表现为嗜睡,但是能够被唤醒。第四、第四期,即昏迷期,也是最重的一期。往往会表现为昏睡不易唤醒。
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种并发症,其与血氨升高有关。当发生肝性脑病时,饮食以鸡蛋白为主,蛋白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到1克左右,以植物蛋白为主,如豆汁、豆腐等豆类食物。对于脂肪类、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则没有特别的限制,适量摄入即可。肝硬化失代偿期多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所以尽量不要吃硬质食物,如煎饼、大饼等,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李顺兰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体内游离的氨含量过多,并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产生刺激性,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行为改变、甚至是肝性昏迷等症状的发生。对于此类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弱酸性溶液灌肠进行缓解,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氨的药物或者有肝毒性的药物,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控制其蛋白质的摄入,并保持排便通畅,减少体内氨的产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