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多囊卵巢的区别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多囊卵巢在定义本质、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侧重点上存在差异。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致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有月经异常、高雄激素表现等,依鹿特丹标准诊断,有生育需求者促排卵等,无生育需求者调节月经等;多囊卵巢是形态学上卵巢多囊样改变,单纯者可无症状或有轻微月经异常,依超声诊断,单纯无症状者定期复查,有异常则进一步检查处理。
一、定义与本质
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本质是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肾上腺功能异常等多方面。主要表现为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等,还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情况,好发于育龄女性,与年龄、生活方式(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家族遗传病史等相关。
2.多囊卵巢:多囊卵巢是一种形态学上的描述,单纯指卵巢呈现多囊样改变,即超声下可见卵巢内有多个小卵泡(一般单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或卵巢体积≥10ml),但不一定伴有内分泌紊乱及临床症状。它可能出现在正常女性中,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与年龄的关系因个体差异而异,生活方式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多囊卵巢则与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
二、临床表现差异
1.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异常:多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35天至6个月)、闭经,也可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月经周期或月经量无规律性,这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排卵异常有关,育龄女性中因月经异常导致不孕的情况较为常见,与年龄相关,育龄期女性受此影响较大。
高雄激素表现:可出现多毛,常见于口唇周围、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毛发浓密增粗;还可出现痤疮,多发生在面部、胸背部,与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有关;部分患者会出现脱发,主要是头顶的头发进行性稀少,这与雄激素水平升高影响毛囊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出现,但育龄女性更为突出,生活方式不健康会加重雄激素相关表现。
卵巢多囊改变:超声下可见卵巢多囊样改变,但这只是其表现之一,同时还伴有内分泌的异常。
肥胖:约半数以上患者伴有肥胖,多为腹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等因素有关,肥胖的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运动)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年龄增长可能会因代谢减慢等因素加重肥胖情况。
2.多囊卵巢
单纯的多囊卵巢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多是在因其他原因进行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女性可能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也有少部分会出现月经轻微异常,如周期略有延长等情况,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比,高雄激素表现通常不明显,一般不存在肥胖、脱发、严重痤疮等典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高雄激素及代谢紊乱相关表现。
三、诊断标准差异
1.多囊卵巢综合征:目前主要采用鹿特丹诊断标准,需符合以下三条中的两条: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临床和(或)生化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
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单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ml)。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和排卵异常的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其诊断与患者的年龄、详细的病史(包括月经史、家族遗传病史等)、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性激素六项、血糖、胰岛素等)以及超声检查等来综合诊断。
2.多囊卵巢:仅依据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多囊样改变即可诊断,但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相关疾病。如果没有月经异常、高雄激素等临床表现,单纯超声提示多囊卵巢,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超声及相关指标,关注其是否发展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年龄较小的女性如果发现多囊卵巢,需要考虑其后续生长发育过程中内分泌变化的影响,生活方式健康对维持正常卵巢状态有一定意义。
四、治疗侧重点差异
1.多囊卵巢综合征
有生育需求者:主要是促排卵治疗,帮助患者恢复排卵,提高受孕几率,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药物促排卵,如氯米芬等,但需要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同时要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以减轻体重,因为体重减轻5%10%可能会改善排卵及内分泌情况。对于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等。
无生育需求者:主要是调节月经周期,预防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使用孕激素等药物周期性调整月经,同时对于高雄激素表现明显者,可使用降雄激素药物,如短效口服避孕药等,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需要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维持内分泌平衡,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方案会有所调整,育龄女性以解决生育问题为重点,围绝经期女性则更关注月经调节及预防远期并发症。
2.多囊卵巢
如果单纯多囊卵巢且没有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主要是通过超声监测卵巢形态变化以及相关内分泌指标变化。但如果出现月经异常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生活方式上保持健康对于维持卵巢正常状态有一定的预防意义,年龄较小的女性要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多囊卵巢是否会发展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适当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