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脑梗塞的最佳急救药

来源:民福康

脑梗塞的预防是一个综合过程,需从多方面施策,并非依赖单一“急救药”。主要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注意其不良反应;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调整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包括多项检查的健康体检,且需综合个体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制定个体化预防策略。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内皮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加脑梗塞发生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及必要的降压药物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和具体用药选择需个体化,但核心是将血压稳定控制。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更需关注血压波动情况,避免降压过快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在降压的同时积极控制体重。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紊乱,会加速血管病变,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增加脑梗塞风险。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及合理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应尽量控制在7%以下。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略有差异,年轻糖尿病患者可能更严格要求血糖控制以减少长期并发症风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则需在保障母婴健康的前提下谨慎控制血糖。性别方面,一般无特殊差异,但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阶段血糖管理可能需调整。生活方式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和运动方案。

3.高血脂: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于高血脂患者,需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选择相应的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胆固醇水平,贝特类药物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等。血脂控制目标也因个体情况而异,一般总胆固醇应低于5.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2.6mmol/L,高危人群(如有冠心病、脑梗塞病史等)需更低,应低于1.8mmol/L。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高血脂患者,调脂治疗的强度和药物选择需综合评估,例如,年轻且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高血脂患者,可先尝试生活方式干预,如36个月后血脂仍不达标再考虑药物治疗;而已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高血脂患者可能需更积极的调脂治疗。

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阿司匹林等。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的人群,如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情况的中老年人,可考虑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一级预防。但需要注意,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在使用前需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例如,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需谨慎权衡利弊。不同年龄的人群,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药物代谢较慢,需注意药物剂量调整;儿童一般不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脑梗塞预防。

三、生活方式调整

1.合理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等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例如,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等,有助于降低血脂和控制血糖。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饮食调整的具体细节略有不同,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限制某些营养素摄入;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饮食需求有所变化,需确保足够的营养供应以满足自身和胎儿或婴儿的需求。

2.适量运动: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适度调整,老年人运动时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儿童则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

3.戒烟限酒:吸烟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饮酒过量也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进而增加脑梗塞发生几率。因此,戒烟限酒对于预防脑梗塞至关重要。对于吸烟者,应鼓励其戒烟,可通过戒烟门诊、药物辅助等方式帮助戒烟;对于饮酒者,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四、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项目,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不同年龄的人群体检的间隔和具体项目略有差异,例如,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有家族遗传病史或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青春期、孕期、围绝经期等,除了常规体检项目外,可能还需增加乳腺、妇科等相关检查项目。

脑梗塞的预防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从控制基础疾病、合理使用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健康检查等多方面入手,而不是依赖单一的“急救药”来实现。在预防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个体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预防策略制定。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灶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主要是由于小脑动脉硬化,阻塞,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液化。建议用软坚散结的药物,疏通小血管,建立侧支循环,营养脑组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平时注意作息,饮食清淡,多喝水,防止情绪激动。
脑梗塞引起脑出血会死亡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如果造成了脑出血,这种情况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脑出血大于30毫升,并且表现出了脑疝,意识障碍,昏迷等等一些情况,这样是容易造成死亡。而如果仅仅表现出了脑出血十毫升左右,这样积极治疗还是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也会遗留一定的后遗症。
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怎能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脑半卵圆中心表现出腔隙性脑梗塞的时候,临床上主要是由于平时表现出的一些急性的疾病,表现出梗塞的时候,临床还要看偏瘫的严重程度,如果表现出严重的后遗症的时候,临床可以经过用药或者积极的康复锻炼,是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脑梗塞在发病早期的时候一定要及早的用药进行治疗。
大面积脑梗塞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塞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大面积脑梗塞会影响到大脑半球,甚至大脑前后动脉的区域,因此发展会比较急,甚至还会发生脑疝等的情况。因此建议病人如果检查出来是大面积脑梗塞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溶血栓治疗。同时也要对病人本身进行一下监测,看是否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病史,如果之前有的话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消栓通络片可以用来治疗脑梗塞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消栓通络片是可以用来治疗脑梗塞的,但是脑梗塞的病人最好是使用药物综合治疗,可以使用一些抗凝和营养神经、清除自由基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同时要严格的控制好血压。
脑梗塞流口水是正常的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脑梗塞表现出流口水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面部神经不受自主控制造成的,建议及时治疗,可以使用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或是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休息,防止劳累。
脑梗塞治疗原则?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的治疗原则为调节脑循环,预防脑水肿,治疗并发症。可以经过适当的活动来调节脑循环,意识模糊的病人需卧床休息,加强护理。经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帮助侧支循环建立,因此达到缩小梗塞面积的目的。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需不需要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时是需要治疗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症治疗,不要耽误病情,主要是由于脑部毛细血管堵塞造成的神经功能异常,没有生命危险的。平时要注意饮食,防止吃油腻食物。能吃一些疏通血管的药物缓解症状。
脑梗塞患者可以喝酒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塞病人不可以喝白酒和啤酒,但是可以少喝一点红酒。红酒当中含有能够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分,能够软化血管,对于预防和改善脑梗塞的病情有帮助。但是白酒和啤酒会使血管表现出明显的扩张现象,对于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的影响都非常大,也会使脑梗塞的情加重,因此不可以喝白酒和啤酒。
脑梗塞可以吃什么鱼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对于脑栓塞的病人,多见的淡水鱼或者海鱼都是能吃的,比如鲢鱼,草鱼,三文鱼和鲈鱼。脑栓塞的病人吃鱼类还是比较好的,因为鱼肉不仅可以补充病人所需的蛋白质,还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脑梗塞的后遗症有哪些?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主要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后遗症:第一、肢体运动功能的后遗症,也就是出现不可恢复的偏瘫或者是偏侧肢体的无力、行走不稳、站立不稳等症状。第二、感觉系统方面的症状,患者出现持续的偏身的感觉障碍,持续的偏身、面部的感觉减退、麻木或者疼痛。第三、语言功能受损的表现,患者出现持续的语言表达的障碍,想说说不清或者不能听懂别人的话,也不能正确表达自
脑梗塞患者要长期吃药吗
刘佳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脑梗塞患者需要长期吃药,因为脑梗塞的患者最长期的治疗就是二级预防,所谓二级预防就是已经发生过脑梗的患者通过药物长期使用来避免今后再次脑梗的复发。二级预防的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这类药物以及他汀类的治疗。他汀类治疗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降低血脂,维持血脂在合理范围;另一个就是对抗血管动脉硬化,防止血管进一步的变细,同时起到稳
脑中风和脑梗塞一样吗
崔艳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脑中风和脑梗塞不一样,脑中风其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二是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主要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即缺血性脑血管病,指脑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症候群,所以脑中风包括脑梗塞。患者可通过CT进行诊断,因为CT是鉴别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最直接、最方便手段,
脑梗塞后遗症的表现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梗塞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部分人群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认知功能障碍,就是反应迟缓、计算力下降、定向力下降,并且熟悉的人不认识了,熟悉的路也找不到了。第二、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啊,就是出现表达不清、理解障碍、口水呛咳。第三、运动功能障碍,比如步态不稳、步态异常、行走姿势异常或者是手部精细功能丧失。第四、还有
脑梗塞后遗症治疗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脑梗塞会遗留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后遗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症状、不同时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如果发病后出现言语、吞咽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可以前往医院在专门治疗师指导下做相应的言语训练、吞咽训练、理疗以及运动功能训练,从而改善相关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在医院结束治疗以后,可以在家庭或者社区做康复治疗。比如在小区里面借助相关设备做一些步
丘脑脑梗塞会导致植物人吗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丘脑脑梗塞一般不会变成植物人。丘脑梗塞临床表现有对侧肢体轻度乏力、活动不利,最主要的是对侧肢体感觉障碍,例如痛觉及温度觉减退,甚至有的表现为感觉异常、异常疼痛。部分患者可以表现出认知减退、记忆力及反应障碍。如果是双侧丘脑梗塞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严重时会导致植物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