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结核输卵管炎做什么检查
结核性输卵管炎的检查方法多样,包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PPD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结核菌DNA检测等,各有其提示意义与局限性)、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含盆腔平片与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CT、MRI,不同检查各有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内镜检查(腹腔镜可直接观察并取组织病理检查,宫腔镜可观察宫腔及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二者均为有创检查),同时针对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检查需谨慎、老年人考虑耐受性与基础疾病、女性经期避开部分检查、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结果、有慢性疾病史或正在服药者需综合判断,避免误诊漏诊。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迹象。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有炎症存在,但结核感染时白细胞通常无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增加。这对于初步判断是否有炎症及炎症类型有一定帮助。
2.血沉:即红细胞沉降率,在结核活动期,血沉往往会加快。但血沉加快并非结核特有的表现,其他炎症、肿瘤等也可能导致血沉升高,所以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3.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是一种筛查结核感染的常用方法。在前臂皮内注射结核菌素,48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的硬结大小。若硬结直径大于等于5mm,对结核感染有一定提示意义,但阴性结果也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感染,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
4.结核抗体检测:检测血液中针对结核杆菌的抗体。阳性结果提示可能既往感染过结核或目前正处于结核感染状态,但也可能出现假阳性,因为其他一些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抗体交叉反应。
5.结核菌DNA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结核杆菌的DNA。该方法灵敏度较高,能快速检测出结核杆菌的核酸,但也可能出现假阳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盆腔平片:可以发现盆腔内是否存在钙化灶,结核病灶在愈合过程中常形成钙化,若在盆腔平片上发现钙化点,对结核性输卵管炎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不过,钙化灶的出现也可能是其他疾病遗留的痕迹,需要进一步鉴别。
子宫输卵管造影:通过向子宫和输卵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利用X线观察输卵管的形态、通畅情况等。在结核性输卵管炎时,可表现为输卵管僵直、狭窄、串珠样改变或阻塞等。但该检查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且在炎症急性期进行可能会导致炎症扩散,所以需要严格掌握检查时机。
2.B超检查:可以清晰显示盆腔内的器官形态、结构及有无积液等情况。在结核性输卵管炎时,可发现输卵管增粗、积水,周围组织粘连等表现。经阴道超声检查比经腹部超声检查更清晰,能更准确地观察输卵管的细微结构。B超检查无创、便捷,可作为初步筛查的方法。
3.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的病变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可以发现输卵管的增厚、结节状改变,以及盆腔内的粘连情况。但CT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有一定的辐射剂量,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4.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能够更准确地显示输卵管的病变情况,如输卵管壁的厚度、有无干酪样坏死等。尤其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病例,MRI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不过,MRI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能进行此项检查。
三、内镜检查
1.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结核性输卵管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直接观察输卵管及盆腔内的病变情况,如输卵管的外观、有无粘连、结节、干酪样坏死等,并可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但腹腔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脏器损伤等,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2.宫腔镜检查:主要用于观察子宫腔内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输卵管开口插管,了解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在结核性输卵管炎时,可能会发现子宫内膜的结核病灶,如子宫内膜充血、溃疡等。宫腔镜检查也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需要注意预防感染。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进行检查时需要更加谨慎。对于一些有创检查,如腹腔镜检查,应尽量避免,除非病情非常需要。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采血可能会给儿童带来恐惧和痛苦,需要做好安抚工作。PPD试验是儿童常用的结核筛查方法,但结果的判断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对检查的耐受性较差。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如CT、MRI等,需要考虑老年人是否能够配合检查,以及检查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也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避免误诊或漏诊。
2.性别因素:女性在月经期间进行一些检查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如子宫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等,一般应避开月经期。在进行妇科检查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导致检查结果出现偏差。患者在检查前应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等,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病史因素:有其他慢性疾病史,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可能会影响结核的发生发展及检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合并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可能较重,在诊断结核性输卵管炎时需要更加警惕。免疫缺陷病患者可能对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出现假阴性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同时,患者正在服用的药物也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如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导致血沉、PPD试验等结果不准确,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