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孕不育症
男人不孕不育症指未避孕且规律性生活12个月以上女方未受孕、排除女方因素或双方均有问题的生殖健康问题,病因包括生殖系统感染、内分泌紊乱、精索静脉曲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年龄因素等,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性功能障碍等表现,诊断方法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精液分析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针对年轻、老年、有基础疾病和从事特殊职业的特殊人群有不同提示,预防措施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生殖系统卫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体检和谨慎用药。
一、定义与概述
男人不孕不育症指男性在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与配偶规律性生活至少12个月,女方未能受孕,且排除女方因素或男女双方均存在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这是一个复杂的生殖健康问题,影响着众多家庭的生育计划。
二、病因
1.生殖系统感染: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病原体感染可导致精液质量下降,影响精子的生成、运输和活力。附睾炎会破坏附睾内环境,使精子成熟障碍;前列腺炎可改变精液的成分和酸碱度,降低精子的活力和存活率。
2.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导致雄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分泌失调。常见的有垂体瘤、甲状腺疾病等,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和生殖内分泌功能。
3.精索静脉曲张: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伸长、扩张和迂曲,可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形态异常。
4.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可导致精子发生障碍,如克氏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7,XXY,表现为睾丸发育不全、无精子症。
5.免疫因素:男性自身产生抗精子抗体,可与精子表面抗原结合,影响精子的活动、受精能力。如睾丸损伤、感染等可使精子抗原暴露,激发自身免疫反应。
6.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高温、辐射、化学毒物等环境中,会损害精子的生成和功能。如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厨师、锅炉工等),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接触农药、重金属等化学物质,也会对精子造成损害。
7.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熬夜、过度劳累、长期精神紧张等,可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吸烟会使精子的活力降低、畸形率增加;酗酒会损害睾丸的生精细胞,影响精子的生成。
8.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生殖功能逐渐下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也会逐渐降低。一般来说,40岁以后,男性的生育能力会明显下降。
三、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还可能有睾丸疼痛、坠胀不适等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异常,如胡须稀少、喉结不明显等。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生育史、性生活史、既往病史、家族史、职业史等,有助于发现可能的病因。如询问患者是否有腮腺炎、附睾炎等病史,是否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等。
2.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和生殖系统检查。全身检查主要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生殖系统检查重点检查睾丸、附睾、精索、阴茎等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肿物、压痛等。
3.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方法,包括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等指标。一般需要禁欲27天后采集精液进行检查,多次检查结果更具可靠性。
4.内分泌检查:检测性激素水平,如睾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泌乳素等,了解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5.遗传学检查:对于怀疑有遗传因素的患者,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等,以明确病因。
6.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睾丸、附睾、精索等的结构和血流情况,排查精索静脉曲张、睾丸肿瘤等疾病;输精管造影可了解输精管是否通畅。
7.免疫学检查:检测抗精子抗体,了解是否存在免疫性不孕不育。
五、治疗
1.一般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肉类等。避免长期暴露于高温、辐射、化学毒物等环境中。
2.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内分泌紊乱引起的不孕不育,可使用雄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生殖系统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免疫性不孕不育,可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对于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可进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改善睾丸的血液循环,提高精液质量;对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可进行输精管吻合术、输精管附睾吻合术等,恢复输精管道的通畅。
4.辅助生殖技术:对于经过常规治疗仍无法自然受孕的患者,可考虑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如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
六、特殊人群提示
1.年轻患者:应重视生殖健康,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手淫、长期穿紧身裤等。在进行可能影响生殖功能的治疗(如放疗、化疗等)前,可考虑进行精子冷冻保存。
2.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心理调节,避免因生育问题产生过度焦虑和压力。
3.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不孕不育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4.从事特殊职业患者:如长期接触高温、辐射、化学毒物等有害物质的患者,应尽量脱离有害环境,或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治疗期间,要定期进行精液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七、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2.注意生殖系统卫生:保持外生殖器清洁,避免不洁性生活,预防生殖系统感染。
3.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尽量减少接触高温、辐射、化学毒物等环境,如工作需要,要做好防护措施。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生殖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5.谨慎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殖功能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