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腔疱疹多由病毒引起,部分可自愈,但严重时需干预,自愈情况因病毒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
小儿口腔疱疹常见由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如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疱疹性龈口炎,若无继发感染,多数患儿在1-2周内,随着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病毒,口腔内水疱、溃疡可逐渐结痂愈合。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同样具有自限性,一般病程为7-10天,期间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口腔疱疹也会自行消退。
然而,若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或疱疹继发细菌感染,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吞咽困难、口腔剧烈疼痛等症状,不仅会延长病程,还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此时自愈困难,需及时就医。临床上常采用对症治疗,如使用布洛芬退热、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针对肠道病毒71型感染,必要时还需使用干扰素α等抗病毒药物干预,以缓解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