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V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扁桃体炎、皮疹、肝脾肿大等,部分患者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1.发热:发热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2.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最为常见。肿大的淋巴结质地柔软、无压痛、可活动,一般在数周后逐渐缩小。
3.扁桃体炎:扁桃体肿大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另一个常见症状,扁桃体表面可有灰白色渗出物。
4.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通常为红色斑丘疹,可分布于全身,但手掌和足底较少见。
5.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肝脏肿大较为明显,质地柔软,可有压痛。
6.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乏力、头痛、肌肉疼痛、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部分患者症状较轻,仅表现为低热、淋巴结肿大等;而部分患者则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此外,儿童患者的症状相对较重,且更易出现并发症。
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如果出现高热,可使用退烧药;如果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使用止痛药物。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并发症,如肝功能损害、心肌炎等,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此外,EBV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EBV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鼻咽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