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措施如调整体位、吸氧;药物治疗如使用吗啡、支气管扩张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还需进行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儿童患者根据情况有相应特殊处理。
一、一般治疗措施
1.体位调整: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的前负荷,缓解呼吸困难。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采取合适的舒适体位,保障呼吸顺畅,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需注意体位变换时的耐受情况,避免因体位变化导致摔倒等意外。
2.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钟,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纠正缺氧状态。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吸氧时要注意控制氧浓度,避免氧中毒等情况发生;儿童患者吸氧时要选择合适的吸氧装置,确保吸氧安全有效。
二、药物治疗
1.吗啡:可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但对于老年体弱、昏迷、严重肺部疾病患者要慎用,儿童患者一般不使用吗啡。
2.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等,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对于有冠心病的患者使用氨茶碱时要谨慎,儿童使用氨茶碱需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避免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3.利尿剂:常用呋塞米等,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利尿剂要监测肾功能变化,儿童使用利尿剂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4.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等,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使用硝普钠时需密切监测血压等指标,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儿童使用要严格控制剂量和速度。
三、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引起心源性哮喘的基础疾病,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等。对于有明确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要长期管理基础疾病,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儿童患者若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导致的心源性哮喘,要在合适的时机考虑手术等治疗措施,同时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