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针灸治疗有效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做针灸治疗有效,其作用机制是调节神经功能、缓解肌肉痉挛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有较好疗效,适用于大部分患者但需正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操作,针灸后要注意保暖等,若出现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
一、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功能,可改善受损神经的传导,减轻神经根的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针灸能促使机体释放内啡肽等物质,内啡肽具有镇痛作用,还能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神经周围的炎症水肿。二是对局部肌肉起到调节作用,能缓解腰部肌肉的痉挛,改善腰部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劳损的修复,从而减轻腰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刺激。
二、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证据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例如,有随机对照试验显示,针灸组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腰部活动度等方面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组。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针灸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表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在腰部功能恢复方面,针灸能提高患者的腰椎前屈、后伸等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针灸治疗一般都有一定效果,但在操作时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针刺的深度、强度等。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针刺不宜过深、过强;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等特殊时期,针灸穴位的选择和操作要谨慎。有腰部严重病史的患者,针灸前需详细评估局部皮肤及组织情况,避免因针灸操作导致局部损伤加重。
三、针灸治疗的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对于疼痛症状明显、腰部活动受限但无严重神经压迫导致肌力明显下降等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较为适宜。但需要注意,针灸治疗应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在针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针灸部位短时间内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如果在针灸过程中或针灸后出现不适,如疼痛加剧、局部肿胀明显等,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