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产褥感染是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炎性变化,主要有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及其他因素等原因引起,其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注意营养、个人卫生、产前治疗、产后护理、及时就医等方面。
1.病原体感染:
内源性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产妇抵抗力降低时,可导致产褥感染。
外源性感染:主要为细菌感染,常见的细菌有需氧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性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这些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感染产妇,如产前、产时或产后。
2.机体免疫力下降:产妇全身及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也是导致产褥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其他因素:
孕期贫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
产程延长、手术助产、多次人工流产等,可增加产道损伤和感染的机会。
不注意个人卫生、性生活不洁等,也可导致产褥感染。
对于产褥感染的预防,产妇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孕期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
3.产前如有阴道炎症应积极治疗。
4.产后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
5.注意营养补充,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6.产后应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
7.产后应避免过早性生活,注意性生活卫生。
8.如有发热、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对于产褥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2.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对症治疗:对于出现高热、疼痛等症状的产妇,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4.手术治疗:如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总之,产褥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产妇出现发热、腹痛、恶露异常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产妇应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产褥感染的发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