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的常见表现和处理二型
二型糖尿病低血糖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出汗、饥饿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认知障碍等)表现,处理需立即补充糖分、监测血糖,还需寻找诱因调整治疗,老年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调整治疗时需更谨慎。
一、常见表现
1.自主神经症状: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表现,如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这是因为低血糖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从而引发上述症状。例如,一项研究表明,约70%的低血糖患者会出现出汗、颤抖等自主神经症状。
2.中枢神经症状:随着低血糖进一步发展,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认知障碍、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轻度中枢神经受影响时,患者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癫痫发作等。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波动或药物使用等因素,中枢神经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可能有所不同,一些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更早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中枢神经症状。例如,有研究发现,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中枢神经症状出现的时间可能较年轻患者更早。
二、处理措施
1.立即补充糖分:一旦怀疑二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应立即给予含糖食品。一般可口服15-20g碳水化合物,如150-200ml含糖饮料、3-5块糖果等。因为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缓解低血糖症状。例如,口服葡萄糖溶液是快速纠正低血糖的有效方法,其能迅速被胃肠道吸收,提升血糖。
2.监测血糖:在给予糖分补充后,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如果15分钟后血糖仍未回升或症状未缓解,可重复给予含糖食品。对于血糖持续偏低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3.寻找诱因并调整治疗:明确低血糖发生的诱因,如药物剂量过大、饮食摄入不足、运动过量等。针对诱因调整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例如,如果是药物剂量过大导致的低血糖,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如果是饮食不规律引起的,需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对于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在调整药物时更需谨慎,要综合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以及血糖波动特点来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同时,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在处理低血糖时要注意避免因快速升糖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过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