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名词解释
压疮是由于长期受压导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溃烂坏死,好发于骶骨、坐骨结节等部位。引起压疮的原因主要有压力、营养状况、潮湿、摩擦力和剪切力、年龄、疾病等。预防压疮的方法包括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健康教育等。治疗压疮的方法包括一期压疮去除危险因素、二期压疮保护创面、三期和四期压疮清创引流和手术治疗等。
压疮的好发部位为骶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足跟等,这些部位是由于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发生压疮。
引起压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压力因素:是导致压疮最主要的原因,当身体局部组织受到持续的垂直压力,且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时,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压疮。
2.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人体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时,会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
3.潮湿:皮肤经常受到潮湿的刺激,会使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
4.摩擦力和剪切力:摩擦力和剪切力会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受损,增加压疮的发生风险。
5.年龄:老年人的皮肤弹性和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
6.疾病: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瘫痪、截瘫等,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增加压疮的发生风险。
压疮的预防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压疮的方法:
1.定期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受压。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洁皮肤,避免潮湿和摩擦。
3.加强营养: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修复能力。
4.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使用气垫床、减压垫等,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5.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压疮的预防方法,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
如果已经发生了压疮,应及时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治疗压疮的方法:
1.一期压疮: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此时应去除危险因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进一步受压。
2.二期压疮:表现为皮肤破损、水疱,此时应保护创面,避免感染,促进愈合。
3.三期压疮: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此时应清创、引流,促进创面愈合。
4.四期压疮:表现为皮肤深层组织坏死,此时应进行手术治疗,如植皮、皮瓣移植等。
总之,压疮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