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是病吗
窦性心动过速需具体分析,生理性的如儿童新陈代谢快、女性生理阶段、剧烈运动等致的一般非病,诱因去除可恢复;病理性的由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衰)、全身性疾病(如发热性疾病、甲亢)等引起,属病,需针对原发疾病治疗
一、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1.常见情况及机制
年龄与性别因素:儿童的新陈代谢较快,相对更容易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比如活泼好动的儿童在剧烈玩耍后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女性在青春期等生理阶段,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出现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一般来说,这是身体适应生理状态变化的一种表现,当诱因去除后,心率可恢复正常。例如,健康儿童在平静状态下心率通常在70-110次/分钟,而在剧烈运动后心率可能会升高到150次/分钟左右,但休息一段时间后可恢复。
生活方式因素: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等情况都可能引起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这些因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从而导致心率加快。比如,一个人在考试前精神高度紧张,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当考试结束,精神压力缓解后,心率会逐渐恢复正常。这种情况下的窦性心动过速通常不认为是疾病状态,通过去除诱因即可缓解。
二、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1.相关疾病及机制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这是因为心肌缺血会刺激心脏的神经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身体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机体通过加快心率来试图维持血液循环,也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例如,一位冠心病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心率可能会从平时的80次/分钟左右升高到120次/分钟以上。
全身性疾病:发热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等,由于体温升高,机体代谢加快,心率会相应增快以满足代谢需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也常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心率可达到100-120次/分钟甚至更快,同时还可能伴有多汗、手抖、消瘦等症状。这种情况下的窦性心动过速是由疾病本身引起的,属于病理性情况,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随着原发疾病的控制,窦性心动过速可能会得到改善。
总之,窦性心动过速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的不一定是病,而病理性的则往往是由相关疾病引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