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如何治疗
心源性哮喘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病因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体位(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和吸氧(高流量);药物治疗有吗啡(注意慎用)、支气管扩张剂(考虑儿童特点)、利尿剂(关注肾功能)、血管扩张剂(监测血压)、正性肌力药物(把握适用禁忌);病因治疗要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针对不同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一般治疗
1.体位调整: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的前负荷,缓解呼吸困难。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体位调整的方式可能需要根据其耐受程度适当调整,比如儿童患者要确保体位调整安全且舒适。
2.吸氧: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为6-8升/分钟,通过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吸氧浓度和方式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源性哮喘的患者,吸氧要注意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二、药物治疗
1.吗啡:可通过抑制中枢交感神经,反射性降低外周静脉和小动脉张力,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但对于老年人、呼吸功能不全者要谨慎使用,因为吗啡可能会抑制呼吸中枢。
2.支气管扩张剂: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等,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要考虑其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范围的药物,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利尿剂:通过快速利尿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常用的有呋塞米等。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利尿剂要注意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
4.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但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血压下降过多。对于老年患者,血管扩张剂的使用要从小剂量开始,缓慢调整剂量,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5.正性肌力药物:对于心功能不全较严重的患者,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毛花苷丙等,但要注意其适用证和禁忌证,比如对于伴有心房颤动且心室率快的患者可能适用,但对于心肌梗死急性期24小时内不宜使用等情况要严格把握。
三、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基础心脏病,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等。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心源性哮喘,治疗基础心脏病的方式不同。例如冠心病引起的心源性哮喘,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等,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史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基础心脏病治疗方案,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