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诊断标准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其诊断标准包括血压、蛋白尿、血小板减少等8个方面,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等,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产前检查、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饮食调整、降压治疗、解痉治疗、终止妊娠等。
1.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蛋白尿:随机尿蛋白≥30mg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g/g或至少相隔6小时的两次随机尿蛋白检查结果阳性。
3.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L。
4.肝功能损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升高。
5.肾功能损害:血肌酐水平升高,或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基础值升高。
6.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5g/L。
7.血管内皮损伤:血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水平升高,或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降低,以及二者比值升高。
8.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
子痫前期的症状包括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头痛、头晕、上腹部不适、视力模糊、鼻出血等。严重的子痫前期可能导致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子痫前期的预防措施包括:
1.定期产前检查:早孕期应密切监测血压、体重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2.合理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
3.适当运动:孕期应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
4.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应戒烟限酒。
5.控制体重:孕期应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避免体重增长过快。
6.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积极控制病情,以减少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
子痫前期的治疗方法包括:
1.休息: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
2.饮食调整:低盐、高蛋白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3.降压治疗:根据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等。
4.解痉治疗:使用硫酸镁等药物,预防和控制抽搐。
5.终止妊娠:病情严重或经积极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应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对于子痫前期的高危人群,如年龄≥40岁、有子痫前期家族史、肥胖、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应更加密切地关注孕期健康,定期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同时,孕妇在孕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