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怎样引起的
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直接侵犯和免疫反应介导两方面。病毒直接侵犯方面,肠道病毒经粪口传播,先在肠道增殖后入血侵犯中枢神经,儿童易感;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在免疫力下降时沿神经轴突逆行致病,Ⅱ型可经产道使新生儿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后在免疫力降低时激活侵犯中枢神经;虫媒病毒经蚊虫传播,突破血脑屏障致病。免疫反应介导方面,病毒感染激活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等过度释放致免疫失控引发炎症损伤,或产生的抗体与自身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引发炎症。
一、病毒直接侵犯
1.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是导致病毒性脑膜炎常见病原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此类病毒可经粪口途径传播,先在肠道黏膜和淋巴组织中增殖,而后入血形成病毒血症,通过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接触被污染的食物、水或物品后更易感染。
2.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多引起口唇疱疹,可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长期劳累、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沿三叉神经或嗅神经轴突逆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Ⅱ型主要通过性传播,在新生儿经产道分娩时,若母亲产道感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胎儿易受感染引发脑膜炎。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儿童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发病表现为水痘,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如老年人、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病毒可再次激活,沿神经纤维移行至皮肤引起带状疱疹,同时也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病毒性脑膜炎。
4.虫媒病毒
通过蚊虫等媒介传播,如乙型脑炎病毒。蚊虫叮咬感染病毒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病毒进入人体,先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繁殖,随后入血,若机体不能及时清除病毒,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常在夏季蚊虫活跃季节高发。
二、免疫反应介导
1.病毒感染机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会对病毒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物质过度释放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失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损伤,进而引发病毒性脑膜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本身存在异常,在病毒感染后更容易出现这种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2.某些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可能与神经系统内的自身抗原发生交叉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模拟。例如,感染某些肠道病毒后产生的抗体可能与神经组织中的某些糖蛋白结构相似,抗体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攻击了自身神经组织,引发炎症,导致病毒性脑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