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避免接触过敏原需确定并严格规避如牛奶、鸡蛋等常见引发食物过敏性哮喘的过敏原;药物治疗包括发作时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及用糖皮质激素抗炎,糖皮质激素分吸入、口服或静脉用且长期用有不良反应;免疫治疗有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舌下含服需专业医生指导,皮下注射应用少且要权衡利弊;要监测病情,定期测肺功能、记录发作情况等,患者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诊。
严格规避过敏原:患者及家属需严格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确保不摄入含有过敏原的食物;在外出就餐时,要明确告知餐饮服务人员自己的食物过敏情况,防止误食含有过敏原的食物。对于婴幼儿,母亲若对某些食物过敏,需注意饮食回避,以避免通过母乳将过敏原传递给婴儿。
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当哮喘发作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等),能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气促等症状,但这类药物一般作为缓解症状的临时用药,不建议长期单独使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包括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较多不良反应,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免疫治疗
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于明确由食物过敏原引起的哮喘,在严格规避过敏原的基础上,可考虑舌下含服免疫治疗。通过逐渐接触少量过敏原,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从而减轻过敏反应。但该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儿童患者进行该治疗时需尤其谨慎,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情况合理选择剂量等。
皮下注射免疫治疗:目前在食物过敏相关哮喘的免疫治疗中应用相对较少,但对于部分特定情况的患者,在经过严格评估后也可能会考虑使用皮下注射免疫治疗,但同样需要充分权衡利弊,因为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风险,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监测与管理
病情监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肺功能(如呼气峰流速等),以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同时,要记录哮喘发作的频率、严重程度及与食物摄入的关系等,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有无咳嗽加重等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健康管理:患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但要避免在接触过敏原的环境中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要更加重视食物过敏性哮喘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同时,要定期复诊,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