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什么病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指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超1.70mmol/L的代谢病,其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病史等相关,可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胰腺炎,通过血液生化等检查诊断,非药物干预包括饮食调整(减高糖高脂、增膳食纤维等)和增加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
一、定义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甘油三酯是血脂的组成成分之一,当空腹(禁食12小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超过1.70mmol/L时,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增长,机体代谢功能逐渐发生变化,老年人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性别方面,一般情况下,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甘油三酯水平相对男性较低,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甘油三酯水平会逐渐升高,接近男性水平。
生活方式
饮食:长期摄入高糖、高脂食物是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重要因素。例如,过多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甜食等,会使体内甘油三酯合成增加。大量饮酒也会影响脂质代谢,导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运动: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机体代谢率降低,脂肪分解减少,合成增加,容易出现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病史: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影响脂质代谢,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概率增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会干扰脂肪代谢,使甘油三酯合成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脂代谢紊乱,甘油三酯清除减慢。
三、危害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进而导致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此外,还可能与胰腺炎的发生相关,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四、诊断依据
主要通过血液生化检查来诊断,检测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是最常用的方法。同时,还可能需要进行血糖、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导致甘油三酯升高的基础疾病。
五、非药物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例如,每日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500克,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代替部分精细谷物。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根据年龄、性别、体重和活动量等因素合理规划饮食。
增加运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例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快走,可有效提高机体代谢率,帮助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运动应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注意监测血糖,防止出现低血糖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