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缓解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急性发作时的处理来应对。明确过敏原并规避,药物有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治疗适用于特定患者,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有益,急性发作要脱离诱因并使用急救药物就医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明确过敏原: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确定常见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某些食物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不同,例如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季节需特别注意,室内工作者可能更易接触尘螨等室内过敏原。有过敏病史的人群应更关注自身过敏原情况并积极规避。
2.规避措施:在花粉传播高峰时段尽量减少外出,若外出可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减少尘螨;对于食物过敏原,明确后避免食用相关食物。
二、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可快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支气管痉挛,扩张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但需长期规律使用。
2.糖皮质激素: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和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过敏性哮喘的首选药物,通过局部抗炎作用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但需注意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局部不良反应。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多用于病情较重的急性发作或其他治疗无效时,需谨慎使用,因其可能带来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全身不良反应。
三、免疫治疗
1.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哮喘症状。一般需持续治疗3-5年,适用于经药物治疗控制不佳且明确过敏原的患者。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注射部位红肿、瘙痒等)或全身(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并密切观察。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适度运动:鼓励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游泳等,游泳时空气湿度较高且温度适宜,对呼吸道刺激较小,有助于增强呼吸功能,但要避免在寒冷干燥或花粉浓度高的环境中剧烈运动。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适当调整,儿童可选择趣味性运动,成人可根据自身心肺功能选择合适运动。
2.保持良好心态:精神紧张等情绪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哮喘,应通过合适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等。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例如上班族可利用午休时间进行简单冥想放松。
五、急性发作时的处理
1.立即脱离诱因:如果正在接触过敏原,应迅速脱离该环境。
2.使用急救药物:若身边有短效β?受体激动剂等急救药物,应立即按正确方法使用,并尽快就医。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熟知急救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能及时正确使用以缓解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