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的原因有哪些
胎膜早破指临产前胎膜破裂,分为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常见分娩期并发症,其原因包括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上行侵袭致胎膜局部张力下降,特定人群风险增加)、羊膜腔压力升高(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胎儿过大等情况导致)、胎膜受力不均(胎位异常、宫颈结构问题等引起,有相关手术史孕妇可能性大)、营养素缺乏(缺铜、锌及维生素C等影响胎膜抗张能力,挑食偏食易致缺乏)、创伤(多种不当行为或意外撞击可引发),特殊人群如高龄、多次妊娠、营养不均衡、有生殖道感染病史的孕妇需分别注意卫生、关注自身症状、调整饮食结构及预防感染复发等问题。
一、胎膜早破的定义
胎膜早破指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妊娠达到及超过37周发生者称足月胎膜早破,未达到37周发生者称未足月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对妊娠和分娩均造成不良影响。
二、胎膜早破的原因
1.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常见病原体如厌氧菌、衣原体、B族链球菌和淋病奈瑟菌等上行侵袭宫颈内口局部胎膜,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导致胎膜早破。孕妇年龄较大、有多次妊娠史、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有阴道炎等病史的人群,发生生殖道感染进而导致胎膜早破的风险增加。
2.羊膜腔压力升高:双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会使宫腔内压力过高,覆盖宫颈局部的胎膜所受压力增加,容易引起胎膜早破。孕妇在孕期若不控制体重,胎儿过大也会增加羊膜腔压力。多胎妊娠的孕妇以及胎儿发育过大的孕妇需格外注意。
3.胎膜受力不均: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可使胎儿先露部不能与骨盆入口衔接,盆腔空虚致使前羊膜囊所受压力不均,引起胎膜早破。此外,先天性宫颈局部组织结构薄弱、宫颈内口松弛等情况,也会使胎膜容易破裂。有多次人工流产史、宫颈手术史的孕妇,宫颈结构可能受到破坏,发生胎膜早破的可能性较大。
4.营养素缺乏:孕妇缺乏铜、锌及维生素C等营养素,会影响胎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合成,使胎膜抗张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孕妇在孕期若挑食、偏食,营养摄入不均衡,就可能导致这些营养素缺乏。
5.创伤:羊膜腔穿刺不当、人工剥膜、性生活刺激、撞击腹部等均有可能引起胎膜早破。孕妇在孕期进行剧烈运动、腹部受到外力撞击、不恰当的性生活等都可能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有腹部外伤史的孕妇更要注意保护腹部。
三、特殊人群提示
1.高龄孕妇:年龄较大的孕妇身体机能有所下降,生殖道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且胎膜的弹性也可能不如年轻孕妇。孕期要更加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道感染等问题。
2.有多次妊娠史的孕妇:多次妊娠对宫颈等部位的损伤较大,发生胎膜受力不均的可能性增加。孕期要密切关注自身情况,若出现腹痛、阴道流液等症状及时就医。
3.营养不均衡的孕妇:要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铜、锌及维生素C等。
4.有生殖道感染病史的孕妇:孕期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复发,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