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可以针灸吗
肌腱炎可以针灸,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有减轻炎症水肿、缓解疼痛等作用,选穴因肌腱炎部位而异,针灸方式有毫针刺法和结合艾灸等,不同人群针灸治疗肌腱炎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各有其需特别留意之处。
一、针灸对肌腱炎的作用机制
针灸治疗肌腱炎主要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来发挥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针灸可以起到减轻炎症部位的水肿、缓解疼痛相关神经传导等作用。有研究表明,针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物质的代谢与吸收,从而改善肌腱炎患者局部的炎症状态。例如,相关实验显示,针灸特定穴位后,肌腱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炎症因子的浓度有所降低。
二、针灸治疗肌腱炎的临床应用情况
1.选穴方面
对于常见的肌腱炎部位,如肩部肌腱炎,常选取肩髃、肩髎等穴位。肩髃穴位于肩部,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刺激该穴位对肩部的气血流通有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肩部肌腱炎引起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肩髎穴同样对肩部的病症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肘部肌腱炎多会选取曲池、手三里等穴位。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功效,对手肘部的肌腱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手三里穴位也能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的作用,缓解肘部肌腱炎带来的不适。
2.针灸方式选择
一般有毫针刺法,通过将毫针刺入相应穴位,采用提插捻转等手法来激发经气。对于肌肉丰厚部位的穴位可以适当深刺,而皮薄肉少部位的穴位则浅刺。
还可以结合艾灸,在针刺得气后,在穴位上方进行艾灸,如温针灸,将艾绒捏裹在针柄上点燃,借助温热与针刺的双重作用,更好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促进肌腱炎的恢复。
三、不同人群针灸治疗肌腱炎的注意事项
1.儿童人群
儿童肌腱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在针灸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儿童皮肤娇嫩,穴位浅薄,进针时手法要轻、快、准,避免过度惊吓儿童,同时要选择细且短的毫针,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需更加谨慎操作以确保安全。
2.老年人群
老年人肌腱炎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针灸时进针深度要适中,避免过深导致骨折等意外。老年人的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在针刺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其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并且要选择舒适的体位,保证针灸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要根据其恢复情况适当调整针灸疗程等。
3.女性人群
女性在月经期间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谨慎。一些活血通络作用较强的穴位在月经期间应避免或谨慎使用,防止引起月经量过多等情况。例如,血海穴具有活血养血的作用,在月经期间针刺血海穴可能会对月经产生影响,所以需要根据女性的月经周期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灸方式。
4.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的肌腱炎患者,针灸治疗前要充分评估病情。例如,高血压患者在针灸时要避免过度紧张导致血压波动过大,进针等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因刺激引起血压急剧升高;有心脏病的患者要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在针灸过程中心脏受到过度刺激,引发心脏不适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