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症状的早期表现

来源:民福康

1型糖尿病早期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疲劳乏力等症状,多饮是因血糖升高致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多食是因细胞缺能刺激饥饿中枢;多尿是因血糖超肾糖阈致尿液渗透压高使重吸收水减少;体重下降是因机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疲劳乏力是因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获能致能量不足。

一、多饮

1.表现及原理:1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常出现明显的多饮症状,这是由于血糖升高后,肾脏通过尿液排出过多葡萄糖,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机体处于脱水状态,从而刺激口渴中枢,引起患者频繁口渴、大量饮水。例如,研究发现,在1型糖尿病早期阶段,高血糖使得血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引发口渴感促使患者饮水增加。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比平时明显增多的饮水量,且即使大量饮水仍难以缓解口渴感觉;成年患者也会自觉口渴程度较以往加重,饮水频率和量显著增加。

二、多食

1.表现及原理:患者会出现多食现象。因为机体细胞内葡萄糖利用障碍,虽然血糖水平升高,但细胞得不到充足能量供应,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饥饿感,表现为食欲大增,进食量较以往明显增多。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在早期就出现食量突然增大,原本饭量正常的孩子可能短时间内进食量大幅增加,比如原本一顿吃一碗饭,很快就需要吃两碗甚至更多;成年患者也会感觉总是容易饥饿,频繁有进食欲望,即使刚吃完饭不久又会觉得饥饿。

三、多尿

1.表现及原理:多尿也是1型糖尿病早期常见症状。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后,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重吸收,导致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尿量增多。儿童患者可能在夜间出现尿床现象较以往增多,原本不需要夜间排尿的孩子可能出现夜间频繁起床排尿;成年患者则表现为白天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量也较以往显著增加。例如,相关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早期患者的尿量会较正常情况增加30%-50%左右,且排尿次数频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四、体重下降

1.表现及原理:尽管患者多食,但体重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而是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减轻。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在1型糖尿病早期都会出现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儿童可能在短时间内身高增长正常,但体重却不增反降;成年患者会发现自己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持续下降,比如几个月内体重减轻5-10公斤甚至更多。这是由于机体代谢紊乱,能量摄入和消耗失衡所致,身体处于消耗自身储备物质来维持基本生理功能的状态。

五、疲劳乏力

1.表现及原理:患者常感到疲劳乏力。由于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获取能量,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所以患者会出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的感觉,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可能很快就出现tired(疲倦)、不愿意参与以往喜欢的活动;成年患者则会感觉工作、生活中容易疲惫,做稍重的体力活或脑力劳动后就明显感觉劳累不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这是因为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参与代谢供能,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能量支持,从而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

了解疾病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多出现于儿童、青少年群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1型糖尿病能喝酒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不能喝酒,酒精中的乙醇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糖尿病病人应减少食物中糖分的摄入量,低盐低脂饮食,需要长时间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每天应进行适当的锻炼。
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型糖尿病是不可能治愈的,是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调整血糖的,一般发病年龄比较低,容易表现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因此一定要按时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要定期监测血糖,在使用胰岛素期间还要按时进餐。避免使用了胰岛素而没有定时进餐,造成低血糖反应,也是会危及生命的。
1型糖尿病能生小孩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病人是可以生孩子的,但是1型糖尿病病人需要在怀孕前做大量的准备。首先,需要服用产前维生素,并且及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如果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6.5%,就能够生出一个比较健康的孩子,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孩子患有缺陷的概率也会上升,而且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也会上升。而且在怀孕之前
1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型糖尿病是不可以治好的。现阶段临床上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是可以经过药物治疗来帮助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糖尿病的病人可以经过口服降糖药物来帮助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经过注射胰岛素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可以帮助维持病人身体健康。
1型糖尿病可以要孩子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属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原因导致。这种疾病可以采取补充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替代治疗,如果控制的非常好,这种情况是可以要孩子。在怀孕期间以及哺乳期,都可以继续应用胰岛素进行控制,对孩子以及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平时需要适当的控制饮食,减少血糖的来源,并且适当的有氧运动,促进血糖的转化利用。
1型糖尿病是什么病?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是糖尿病中的一个类型。1型糖尿病主要见于青少年儿童或者比较年轻的青年人。主要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明确。一般认为可能和遗传基因,突变环境以及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得病以后,自身的胰岛功能会迅速减退,所分泌的胰岛素达不到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量,因此为了保障能够正常生
1型糖尿病会隔代遗传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有可能会隔代遗传,但这种遗传几率不是肯定的,如果没有携带遗传基因,则遗传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造成1型糖尿病表现出的原因多数是和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存在有该疾病的病人身上往往会表现出多饮、多尿及口干等表现,部分病情严重的病人则有可能会表现出昏迷等。在治疗上可以使用胰岛素进行,胰岛素对于治疗
儿童1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呢?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儿童1型糖尿病易造成儿童糖代谢紊乱、蛋白质代谢紊乱、脂肪代谢紊乱等,一般有多饮、多尿、多食、身体消瘦、腹痛、发热等表现。可使用胰岛素治疗,也可以经过饮食和运动治疗,此外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儿童1型糖尿病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临床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明显。此外,也有明显的口干、周身乏力等情况。而且病情进展迅速,日间血糖波动比较高,对胰岛素治疗比较敏感。因此在治疗期间一定要配合医生。平时也要注意饮食。
儿童1型糖尿病怎么治疗方法?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儿童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首先是胰岛素治疗,疾病确诊之后就需要终生以来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但是需要注意治疗个体化。其次就是运动治疗,待血糖稳定之后就要积极的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这对于病情的控制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而且要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
刘湘华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就是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还是比较多的,但是有分泌延迟,甚至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很高,分泌的胰岛素是比较多的,但是外周靶器官,比如肌肉、肝脏、脂肪这些东西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高胰岛素血症,所以机理是不同的。但是2型糖尿病到了后期、晚期,β细胞数量绝对数量减少,这个时候胰岛素低,所以胰岛素分泌也少了。2型糖尿病胰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1型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
武晋晓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胰岛素一点都不分泌,所以自身的调节能力基本上没有,而2型糖尿病自己还可以分泌胰岛素,所以血糖低的时候,自身胰岛素不分泌或者少分泌,血糖高时可以再分泌胰岛素。而1型糖尿病,一旦当外源性的变化有一点点变化,可能都会严重影响到血糖的变化。比如胰岛素多打了一个单位,血糖可能立即就低了,比如少吃点东西或者活动量稍微大点,可能血糖
1型糖尿病什么时候能治好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目前,1型糖尿病还不能根治,其发病原因是免疫因素或者遗传因素导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丧失,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患病,属于不可逆情况,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一旦患有1型糖尿病,则需终身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
1型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存在自身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因此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胰岛素来进行替代治疗,因为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血糖升高而出现一系列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所以必须长期、甚至终身的使用胰岛素来治疗,当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胰岛素以及方案来进行治疗,以平稳控制自身血糖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是什么?
马丽芬 副主任医师
宝鸡市中心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病因不同。1型糖尿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病毒或者毒物影响。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B细胞功能,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影响,还有环境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低运动量等,导致出现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