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表现
窦性心动过缓指窦性心律频率低于60次/分钟,一般人群可出现乏力、头晕,严重时可致黑矇、晕厥、心悸,还可能诱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加重;儿童人群新生儿期可现喂养困难,幼儿及儿童活动后症状更突出;老年人群更易现黑矇、晕厥等严重表现且可能加重呼吸循环系统负担;有基础病史人群中冠心病患者易诱发心绞痛且难缓解,心肌病患者加重心力衰竭症状;还伴有神经系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及循环系统血压偏低、心律失常其他表现等
一、症状表现
(一)一般症状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钟。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症状,尤其在运动员等长期从事体力活动人群中,因心脏功能较好,即使心率稍慢也可能无特殊感觉。但对于一般人群,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表现,这是因为心率减慢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使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时就会引发头晕,全身供血不足则会有乏力感。
(二)严重情况下的表现
当心率过度缓慢时,可能出现黑矇、晕厥等情况。这是由于心率极慢,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脑部,导致脑部急性缺血缺氧。此外,还可能伴有心悸,患者自觉心脏跳动异常,感觉心慌。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可能诱发心绞痛,因为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加剧,从而引发胸痛等心绞痛症状。
二、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一)儿童人群
儿童窦性心动过缓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在新生儿期,可能与胎儿时期的心血管发育等因素有关。新生儿窦性心动过缓可能表现为喂养困难,因为心输出量减少影响全身代谢,导致婴儿吃奶时体力不支。幼儿及儿童窦性心动过缓可能在活动后症状更明显,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活动量相对较大,心率慢不能满足机体在活动时对心输出量的需求,所以活动后乏力、头晕等症状可能更为突出。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更容易出现上述的黑矇、晕厥等严重表现,这是因为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等基础疾病,心脏供血本身相对不足,心率慢进一步减少心输出量,使得脑部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风险增加。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如同时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窦性心动过缓可能加重呼吸循环系统的负担,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1.冠心病患者:本身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已经受限,窦性心动过缓会进一步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发作,且发作时症状可能更难以缓解,因为心脏本身的代偿能力下降。
2.心肌病患者:心肌本身存在病变,窦性心动过缓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加重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等。
三、伴随表现
(一)神经系统表现
除了头晕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脑部长期慢性缺血缺氧,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较为明显,因为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二)循环系统其他表现
除了心悸外,还可能出现血压的变化,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偏低,这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外周灌注不足,血压随之下降。对于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的其他表现,如在窦性心动过缓基础上合并有早搏等情况,可感觉心脏有停跳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