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原因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由脱水因素、高血糖状态、应激因素引发,脱水因素包括水分摄入不足和丢失过多;高血糖状态涉及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血糖控制不佳;应激因素包含感染、手术、外伤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易诱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一、脱水因素
1.水分摄入不足:老年人因口渴感减退,可能主动饮水减少;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未充分意识到及时补充水分的重要性,尤其在感染、发热等应激状态下,仍未积极饮水,导致水分摄入严重不足,机体处于脱水状态,进而促使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发生。例如,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独居,缺乏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良好管理,在天气炎热或身体不适时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引发高渗情况。
2.水分丢失过多:各种原因导致的大量失水是引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严重的呕吐、腹泻,会使大量体液丢失;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渗出大量组织液;某些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多尿,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也会使水分持续丢失。以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胃肠炎为例,频繁的呕吐和腹泻会迅速造成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血液浓缩,血糖浓度相对升高,增加了高渗性昏迷的风险。
二、高血糖状态
1.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存在缺陷或作用障碍。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若未规律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使用剂量不足,血糖会急剧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在感染、应激等情况下,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而自身分泌无法满足,导致血糖显著升高。比如,2型糖尿病患者在遭受重大创伤后,体内应激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作用,血糖大幅上升,为高渗性昏迷埋下隐患。
2.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未能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治疗等,导致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一些患者自行增减降糖药物剂量,或不重视饮食中糖分的摄入控制,使得血糖波动过大且持续处于高位。例如,部分患者明知自己患有糖尿病,但仍过度摄入高糖食物,同时不按时服用降糖药物,致使血糖居高不下,引发高渗性昏迷的可能性增大。
三、应激因素
1.感染:各种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的应激诱因。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在感染过程中,机体释放大量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同时感染还会导致水分丢失增加,双重作用下易诱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若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很可能引发高渗性昏迷。
2.手术:外科手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刺激。手术过程中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会分泌应激激素,导致血糖升高,同时手术前后的禁食、补液等情况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水分平衡。比如,糖尿病患者进行大型手术时,术后的应激反应可能使血糖急剧上升,若不及时监测和调整血糖,就有发生高渗性昏迷的风险。
3.外伤:严重的外伤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升高和水分丢失。外伤患者可能因疼痛、恐惧等因素影响,出现血糖波动,同时外伤导致的失血、组织损伤等也会干扰机体的水盐代谢和血糖调节。例如,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车祸导致外伤时,外伤本身和后续的治疗过程都可能促使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