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症状表现有哪些
糖尿病足有外观表现如皮肤颜色改变、温度异常,有溃疡与坏疽情况,有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有血管病变相关表现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性跛行,老年、儿童、女性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足表现上有不同特点需关注。
一、外观表现
1.皮肤颜色改变: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颜色可能出现异常,如肤色变暗、发红等。部分患者足部皮肤会呈现暗红色,这是由于足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例如,长期高血糖状态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而影响皮肤的血液供应,表现为皮肤颜色改变。
2.皮肤温度异常:足部皮肤温度可能降低,与正常肢体相比,患侧足部温度明显偏低。这是因为下肢血管病变导致血流减少,热量供应不足。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足部动脉血流受阻,热量传递减少,从而感觉足部发凉。
二、溃疡与坏疽情况
1.溃疡形成:足部容易出现溃疡,好发于足底、足趾等部位。溃疡的形成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有关。神经病变使患者对足部的感觉减退,容易受伤而不自知,进而形成溃疡;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营养供应不足,修复能力下降,促进溃疡的发生和难以愈合。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对足部微小的创伤不能及时察觉,如鞋子不合适导致的摩擦等,就可能引发溃疡。
2.坏疽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坏疽,分为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尚通畅的情况,表现为足部组织干燥、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湿性坏疽多发生在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足部组织肿胀、湿润,有恶臭,局部温度较低,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例如,糖尿病足患者若合并下肢动脉闭塞,同时有感染时,可能出现湿性坏疽,感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渗出,出现上述湿性坏疽的表现。
三、感觉异常
1.麻木感:患者常出现足部麻木,这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影响神经的传导功能,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出现麻木感。例如,患者可能感觉足部像穿了袜子或手套一样麻木,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减弱。
2.疼痛:部分糖尿病足患者会有疼痛症状,可为刺痛、灼痛等。神经病变导致神经敏感性增加,或者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产生炎症介质刺激神经引起疼痛。比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纤维受损后异常放电,可引发足部疼痛。
四、血管病变相关表现
1.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通过触摸足背动脉可以初步判断血管情况,糖尿病足患者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搏动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导致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出现疼痛、乏力等不适,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会复发。这是由于下肢动脉供血不足,肌肉运动时缺氧、缺血导致疼痛,属于下肢缺血性间歇性跛行。例如,患者行走几百米后,小腿出现酸痛,不得不停下休息,休息后症状缓解,再次行走又会出现。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神经和血管病变可能更严重,糖尿病足症状可能更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应更加密切关注足部情况;儿童糖尿病患者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糖尿病足,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管和神经修复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要特别注意早期发现和规范处理,避免病情延误导致严重后果。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足部病变的发展,更要加强足部护理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