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
糖尿病可引起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病变,感觉神经病变有手足麻木渐重、夜间明显,刺痛、灼痛影响生活,感觉减退;运动神经病变有下肢肌肉无力致行走困难,病情进展肌肉萎缩;自主神经病变有心血管系统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消化系统胃排空延迟、便秘或腹泻,泌尿生殖系统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尿失禁或尿潴留,且不同情况有相应影响因素。
一、感觉神经病变症状
1.麻木感:患者常出现手足部位的麻木,就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样,这种麻木感可能会逐渐加重,在夜间往往更为明显。研究表明,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影响神经的感觉传导,从而导致麻木症状的出现,年龄较大且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麻木感的几率相对更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神经修复能力减弱,而较长的病程使得高血糖对神经的损伤持续累积。
2.疼痛:包括刺痛、灼痛等。刺痛表现为突然的、尖锐的疼痛,像被针刺一样;灼痛则是一种持续的、像火烧般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活动,性别差异上并无明显特异性,但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缺乏运动、吸烟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疼痛症状,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神经损伤。
3.感觉减退: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觉变得不敏感,例如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水温,容易被烫伤,或者对疼痛的感知减弱,在受到外伤时不能及时察觉,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感觉减退的情况往往更为严重,因为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破坏持续存在并加重。
二、运动神经病变症状
1.肌肉无力:下肢肌肉无力较为常见,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上下楼梯时感觉吃力。这是因为运动神经受损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本身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加上运动神经病变导致的肌肉无力,会严重影响其行动能力,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的患者肌肉无力的情况可能会更突出,因为缺乏运动本身就会使肌肉力量下降,再加上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了肌肉功能的减退。
2.肌肉萎缩:随着病情进展,受累肌肉可能会出现萎缩,表现为肢体变细。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运动障碍,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始终不理想的患者来说,肌肉萎缩的发生风险更高,因为长期高血糖对神经和肌肉的双重损伤导致肌肉逐渐萎缩。
三、自主神经病变症状
1.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可能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即安静状态下心率超过正常范围;还可能有直立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功能,年龄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心血管系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退行性变化,再加上自主神经病变,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病变症状,生活方式中吸烟、高血压等情况会加重这种影响,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对心血管系统和自主神经产生不良作用。
2.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可能有胃排空延迟,表现为进食后饱腹感明显、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还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自主神经病变干扰了消化系统的正常神经调控,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损伤逐渐累积,消化系统的自主神经病变症状相对更为常见,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油高脂饮食等也会加重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症状的表现,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进一步影响自主神经对消化系统的调节。
3.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症状: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情况。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泌尿生殖系统的神经支配,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几率较高,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本身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功能也在逐渐衰退,加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症状可能更为明显,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吸烟等会增加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因为这些因素会干扰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等,进而影响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