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与脚气有什么区别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足由糖尿病长期高血糖致神经和血管病变引发,临床表现多样,诊断结合病史等,治疗复杂需多学科协作;脚气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分多种类型,诊断靠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治疗以抗真菌为主且需注意不同人群特点

一、病因方面

1.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会使患者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难以察觉足部的损伤;血管病变会引起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影响足部的血液供应。例如,长期糖尿病控制不佳的患者,神经纤维发生变性等病理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脂质沉积等,逐步引发糖尿病足相关病变,这一过程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密切相关,病程较长且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更易出现。

2.脚气: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皮肤癣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被污染的拖鞋、浴巾、浴池等公共设施。任何人群都可能因接触传染源而感染脚气,一般与患者的个人卫生习惯、所处环境的卫生状况等有关,比如在公共浴室等潮湿环境中赤脚行走等行为增加了感染风险。

二、临床表现方面

1.糖尿病足:症状多样,早期可能仅有足部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皮肤干燥、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溃疡可能发生在足底、足趾等部位,感染时局部会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严重的坏疽可导致足部组织坏死、发黑,甚至可能累及整个足部,进而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等,不同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表现差异较大,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发展可能更为迅速。

2.脚气:临床上分为水疱型、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多发生在足底及足侧,出现深在性小水疱,疱液清,周围无红晕;糜烂型常见于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浸渍的表皮后,可见糜烂面,有渗液,常伴有恶臭;鳞屑角化型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增厚、脱屑,纹理加深,冬季易发生皲裂。不同类型的脚气在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中均可发生,但一般儿童由于活动量相对较大,足部易出汗,若卫生习惯不佳,也可能患脚气,不过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如症状相对较轻或表现不典型等。

三、诊断方面

1.糖尿病足:需要结合患者的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血糖检测是基础,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足部体格检查包括感觉(如温觉、痛觉、振动觉等)、血管情况(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等)检查;还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以评估血管病变和足部组织情况,对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的患者,在诊断时需更全面细致地排查可能存在的神经和血管病变。

2.脚气: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来诊断。医生观察足部典型的皮疹表现,然后进行真菌镜检或真菌培养,若在病变部位找到皮肤癣菌即可确诊。一般不同人群的脚气诊断流程相似,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脚气时,由于其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更仔细的真菌学检查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

四、治疗方面

1.糖尿病足:治疗较为复杂,首先要控制血糖,这是基础;然后针对足部的病变进行处理,如对于溃疡要进行清创、抗感染等治疗,血管病变严重的可能需要血管重建等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多学科协作,如内分泌科、骨科、皮肤科等共同参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方案有所差异,例如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地权衡各种治疗措施的风险和收益。

2.脚气: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可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唑类、丙烯胺类等,对于病情严重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时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等。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的适用性,儿童一般优先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脚气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包括:糜烂型脚气、水疱型脚气、角化型脚气。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糖尿病人可以吃乳果糖口服液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是能够吃乳果糖的,因为如果糖不会造成血糖进一步的升高,这是因为乳果糖属于人工合成的,而且不被吸收的双糖,所以对糖尿病的病人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口服乳果糖能够缓解便秘。
糖尿病人有性功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人是有性功能的,但部分病人是因为病情加重,因此造成性功能下降;因此,应当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并使用胰岛素控制疾病;同时,还应当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防止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糖尿病能不能吃萝卜和胡萝卜?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可以食用胡萝卜,因为胡萝卜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着蔬菜,并且除了营养十分丰富以外,其含糖量也很低,这是一种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因此糖尿病病人吃胡萝卜并不会造成血糖波动大,因此可以放心的食用。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什么?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治疗起来现在难度还是很大,在地方上或者是有很多外科医生,经过治疗以后,病人是长期不愈,因为糖尿病足是一个需要多学科进行协助治疗,需要内分泌科医生,需要血管外科医生,需要骨科医生以及需要专门处理创面大夫进行综合治疗,不是说是单纯在某一个科室进行治疗就可以。因为现在在医院里对床位使用率或者是住院周期影响比较大,糖尿病足病人一般需要治疗
糖尿病保肢和截肢的治疗标准如何判断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保肢还是截肢还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病人保肢意愿比较强烈,然后结合着身体状况,然后才能给出治疗建议,对于身体条件比较差,而且对于保肢意愿不是很强病人,可能是考虑截肢治疗,而对于保肢治疗意愿比较强,同时身体条件还可以情况下,因为进行保肢治疗得需要经过好多次手术才能够进行保肢,需要进行血管开通手术,下肢这种骨搬运
糖尿病脚气鉴别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时导致的并发症,由于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肢体感觉减弱下肢血流减少,逐步供血不足而表现为冷热感觉下降、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疼痛以及动脉减弱或消失等,容易合并溃疡、坏疽等症状,要积极治疗糖尿病。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足部皮肤病,表现为瘙痒、脱皮、干燥、干裂、水泡、糜烂等症状,要积极清除致病菌,防止复发。
糖尿病溃烂用什么药治疗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溃烂要给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溃烂由于末梢血液循环严重下降导致的,营养的缺乏会导致足部出现溃疡,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病变部位的营养支持。同时要进行基础的降糖治疗,保证患者的血糖水平平稳,才能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可以治疗好吗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不能治疗好,只是控制不再继续发展,维持现状。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而导致的严重慢性病,病情是不可逆的。当长期高血糖就会导致下肢末梢神经,感觉障碍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远端外周微血管病变,可出现逐步溃疡、疼痛、坏阻等症状。建议平时要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发生糖尿病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