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明显升高(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且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表现,常见诱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临床表现及靶器官损害表现因部位而异,诊断依据血压及靶器官功能不全表现并结合辅助检查,需与其他类似症状疾病鉴别
一、高血压急症的定义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明显升高(一般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例如,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能伴随靶器官缺血相关的表现,如心绞痛、肺水肿、子痫、脑卒中、急性肾衰竭等。
二、常见诱因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诱因有所不同,如老年人可能因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等基础情况,在情绪激动、气候变化等情况下容易诱发高血压急症;中青年可能因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过量饮酒、突然停用降压药物等因素诱发。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大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诱发血压急剧升高;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急症发生风险。
3.病史因素:本身有高血压病史但未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在遇到一些应激情况时,如感染、创伤等,容易出现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引发高血压急症;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影响了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也较易发生高血压急症。
三、临床表现与靶器官损害表现
1.脑部表现: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这是因为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血管痉挛、脑水肿或脑出血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若发生高血压急症,可能因颅内压升高出现囟门隆起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因脑部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差,症状相对更为严重且变化快。
2.心脏表现: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等。患者会有胸痛、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在女性患者中,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在发生高血压急症时心脏受累表现的程度和具体症状呈现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发生高血压急症时心脏缺血等表现可能更易被诱发且症状可能更严重。
3.肾脏表现:可出现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这是由于血压升高导致肾血管痉挛、肾灌注不足,进而影响肾脏功能。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肾炎等,发生高血压急症时肾脏损害可能会迅速加重,需要更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
4.眼部表现:可出现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等。高血压急症时眼底血管受到影响,导致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不同年龄患者的眼部适应能力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视力下降,发生高血压急症时视力改变可能更易被察觉或对生活影响更大。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血压急剧升高情况(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以及伴有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来诊断。同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高血压病史、用药情况、诱因等。通过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头颅CT等辅助检查来明确靶器官损害情况。例如,心电图可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改变;头颅CT可明确是否存在脑出血等情况。
2.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鉴别,如颅内占位性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其他原因、嗜铬细胞瘤发作等。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进行鉴别。例如,嗜铬细胞瘤发作时除了血压急剧升高外,还可能伴有心悸、面色苍白、多汗等表现,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有助于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