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激素变化因素,妊娠中晚期胎盘分泌抗胰岛素样物质渐多致胰岛素抵抗增强,妊娠24-28周糖耐量检测易观察到血糖代谢异常;遗传因素,家族有糖尿病患者及特定基因多态性会增加风险;肥胖因素,孕前BMI≥24kg/m2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易引发;妊娠相关因素,多胎妊娠、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会提高风险;年龄因素,高龄孕妇风险高,年轻孕妇有其他高危因素也需重视
一、激素变化因素
妊娠期间,胎盘会分泌多种抗胰岛素样物质,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随着孕周增加,胎盘分泌这些抗胰岛素样物质逐渐增多,孕妇体内胰岛素抵抗逐渐增强。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分泌量需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就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来说,妊娠中晚期这种激素变化更为显著,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也更突出。比如有研究发现,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耐量检测时,能更明显观察到因激素变化导致的血糖代谢异常情况。
二、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孕妇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等。例如,有研究统计,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比家族中无糖尿病患者的孕妇高出约2-3倍。
2.基因易感性:某些特定基因的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相关。比如与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等相关的基因变异,会使孕妇更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不同种族的基因背景不同,其妊娠期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也有所差异,像亚裔人群可能存在特定基因位点的突变,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三、肥胖因素
1.孕前肥胖: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升高。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分泌过多的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等,这些物质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例如,一项针对大量孕妇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孕前BMI在28-30kg/m2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BMI正常的孕妇高约1.5倍;BMI≥30kg/m2时,风险进一步升高至2-3倍。
2.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即使孕前体重正常,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也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一般建议孕期体重增长应根据孕前BMI来合理控制,如孕前BMI正常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11.5-16kg较为适宜。如果孕期体重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会导致机体代谢负担加重,胰岛素抵抗加剧,从而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四、妊娠相关因素
1.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更为复杂,胎盘分泌抗胰岛素样物质的量比单胎妊娠更多,同时多胎妊娠对孕妇代谢的需求更大,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强,进而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例如,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约为单胎妊娠的2-3倍。
2.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如果孕妇既往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病史,那么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升高。这是因为之前的妊娠经历已经使孕妇的糖代谢调节机制受到一定损害,再次妊娠时更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研究显示,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妊娠期糖尿病的复发率可达到30%-50%。
五、年龄因素
1.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高于年轻孕妇。随着年龄的增加,孕妇的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身体的代谢调节能力下降,胰岛素抵抗更容易发生。例如,35-39岁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比20-24岁的孕妇高出约2-3倍;≥40岁的孕妇风险则更高。
2.年轻孕妇:虽然年轻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如肥胖、家族遗传等,也不能忽视。年轻孕妇往往生活方式可能不够健康,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