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临床症状
骨髓瘤有多种症状表现及不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症状包括骨骼症状(骨痛、病理性骨折、骨骼肿物)、贫血及出血倾向(贫血、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症状(蛋白尿、水肿、肾功能不全)、高钙血症症状(消化道、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症状)、感染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治疗要考虑身体机能;儿童发病症状可能更严重,要关注生长发育;女性生理期可能加重贫血,绝经后要防骨质疏松;有基础疾病患者骨髓瘤会加重原有病情,治疗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病并监测相关指标。
一、骨骼症状
1.骨痛:是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腰骶部、胸廓和肢体等部位的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早期多为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变为持续性。骨痛的原因主要是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骼,破坏骨组织,导致骨小梁破坏、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质破坏,轻微外力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导致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肋骨、椎体等,椎体骨折可引起身高变矮、脊柱畸形等。
3.骨骼肿物:部分患者可在局部摸到骨骼肿物,质地较硬,多由骨髓瘤细胞在骨膜下或皮下浸润形成。
二、贫血及出血倾向
1.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慌等。这是因为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此外,肾功能损害、慢性失血等因素也可加重贫血。
2.出血倾向:可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其原因主要是血小板生成减少、功能异常,以及凝血因子异常等。
三、肾功能损害症状
1.蛋白尿:尿液中可出现泡沫增多,提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这是由于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沉积,导致肾小管损伤,引起蛋白尿。
2.水肿:可表现为眼睑、下肢等部位的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这是因为肾功能损害导致水钠潴留和低蛋白血症。
3.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少尿或无尿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肾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四、高钙血症症状
1.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等。高钙血症可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
2.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乏力、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高钙血症可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功能。
3.泌尿系统症状:可出现多尿、口渴等症状,长期高钙血症还可导致肾结石和肾钙化。
五、感染症状
1.发热:是感染的常见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由于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等。
2.咳嗽、咳痰:提示呼吸道感染,可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3.尿频、尿急、尿痛: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对骨髓瘤的耐受性较差,症状可能不典型。骨痛可能被误认为是老年退行性病变,贫血和乏力也容易被忽视。因此,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贫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儿童:儿童患骨髓瘤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病,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儿童的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髓瘤对骨骼的破坏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尽量减少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可能会加重贫血症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骨髓瘤导致的骨痛和骨折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因此,绝经后女性患者要更加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4.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骨髓瘤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例如,肾功能损害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治疗骨髓瘤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