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普通咳嗽还是百日咳
可从多方面判断普通咳嗽与百日咳,症状表现上,普通咳嗽程度轻、持续时间短、声音单一无鸡鸣样吼声,多伴轻微感冒症状,百日咳则咳嗽剧烈呈阵发性痉挛性、病程长,有特殊吼声,不同阶段有不同伴随表现;发病年龄和病史方面,普通咳嗽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百日咳好发于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和儿童,有百日咳接触史患该病可能性增加;辅助检查时,普通咳嗽血常规多无明显异常,百日咳患者痉咳期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还可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核酸检测辅助诊断;特殊人群中,婴幼儿病情变化快需及时就医,孕妇感染可能影响自身和胎儿,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老年人咳嗽可能加重基础病,需密切观察病情并积极治疗基础病。
一、从症状表现判断
1.咳嗽特征:普通咳嗽一般程度较轻,多为偶发或间断性咳嗽,咳嗽声音相对单一,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百日咳的咳嗽则较为剧烈,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常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吼声。普通咳嗽通常不会出现这种特殊的吼声。
2.咳嗽持续时间:普通咳嗽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数天到2周左右,随着病情好转咳嗽症状会逐渐减轻。百日咳的病程较长,可长达23个月,甚至更久,即使经过治疗,咳嗽症状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3.伴随症状:普通咳嗽可能伴有轻微的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咽痛等,体温一般正常或仅有低热。百日咳在卡他期(初期)也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34天后感冒症状减轻,咳嗽反而加重。在痉咳期,患儿可能会出现面红耳赤、涕泪交加、舌向外伸、唇色发绀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呕吐、大小便失禁等。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下出血等症状。
二、从发病年龄和病史判断
1.发病年龄:普通咳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而百日咳好发于婴幼儿和儿童,尤其是未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儿童更容易感染。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百日咳后症状可能更为严重。
2.疫苗接种史:如果儿童按照免疫规划程序接种了百白破疫苗,感染百日咳的风险会大大降低,若出现咳嗽症状,更倾向于普通咳嗽。相反,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出现符合百日咳症状的咳嗽时,要高度怀疑百日咳。
3.接触史:普通咳嗽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不一定有明确的传染病接触史。百日咳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如果近期接触过百日咳患者,且出现咳嗽症状,则患百日咳的可能性增加。
三、从辅助检查判断
1.血常规:普通咳嗽患者血常规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的白细胞计数升高。百日咳患者在痉咳期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一般可达(2050)×10?/L,淋巴细胞比例可高达60%80%。
2.细菌培养:通过采集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如果培养出百日咳鲍特菌,则可确诊为百日咳。但细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37天,且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病程、标本采集方法等。
3.血清学检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等,有助于百日咳的诊断。一般在感染后12周即可出现抗体升高,对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4.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鼻咽分泌物中的百日咳鲍特菌核酸,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无论是普通咳嗽还是百日咳,病情变化都可能较快。如果怀疑是百日咳,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喂奶时要注意防止呛咳,可少量多次喂奶。
2.孕妇:孕妇感染百日咳可能会对自身和胎儿造成影响。咳嗽剧烈时可能会引起腹压增加,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孕妇出现咳嗽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基础疾病的情况较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咳嗽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对于老年人出现咳嗽症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评估是否为百日咳,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