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反流的病因主要分为瓣叶病变、瓣环扩大、腱索和乳头肌病变三类。瓣叶病变包括因二尖瓣叶黏液样变性导致的二尖瓣脱垂(中青年人相对常见、有家族遗传倾向者风险高)、风湿热累及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于青少年、发展中国家卫生条件差地区发病率高)、病原体感染导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基础疾病、静脉药瘾者及免疫力低下者为高危人群)、先天性二尖瓣发育异常(新生儿和婴幼儿常见);瓣环扩大包括因左心室扩大(如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所致,中老年人高发)和心房颤动(多见于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导致的二尖瓣瓣环扩大;腱索和乳头肌病变包括腱索断裂(有外伤史、心肌梗死病史者风险高)、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多见于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此外,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患二尖瓣反流有不同注意事项,孕妇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老年人要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儿童家长要注意孩子营养和睡眠、避免哭闹并定期检查。
一、瓣叶病变
1.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叶的黏液样变性是导致二尖瓣脱垂的常见原因,使得瓣叶在收缩期脱入左心房,引起二尖瓣反流。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在中青年人中相对常见,女性略多于男性。有家族遗传倾向者患病风险更高。对于有二尖瓣脱垂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生活中,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2.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二尖瓣,可导致瓣叶增厚、粘连、挛缩,影响瓣叶的正常开合,从而引起二尖瓣反流。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多见于青少年时期发病,患者往往有风湿热病史。此类患者要注意预防链球菌感染,如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着凉等。
3.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心脏内膜,可破坏二尖瓣瓣叶结构,导致瓣叶穿孔、撕裂等,引起二尖瓣反流。有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静脉药瘾者是高危人群。年龄较大且免疫力低下者感染风险增加。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医源性感染。
4.先天性二尖瓣发育异常:如二尖瓣瓣叶裂、瓣叶缺如等先天性畸形,可导致二尖瓣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二尖瓣反流。这种情况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对于此类患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出现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瓣环扩大
1.左心室扩大: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可导致左心室扩大,使二尖瓣瓣环随之扩大,瓣叶无法完全闭合,从而引起二尖瓣反流。中老年人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而扩张型心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心房颤动:长期的心房颤动可导致心房扩大,进而引起二尖瓣瓣环扩大,导致二尖瓣反流。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此类患者要积极控制心室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腱索和乳头肌病变
1.腱索断裂:外伤、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等原因可导致腱索断裂,使二尖瓣瓣叶失去支撑,在收缩期发生脱垂,引起二尖瓣反流。有外伤史、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风险较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
2.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冠心病导致乳头肌血供减少或中断,可引起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开合,导致二尖瓣反流。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患者要积极治疗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孕妇在孕期心脏负担加重,若本身有轻微二尖瓣反流,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孕期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定期产检,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心脏储备功能降低,二尖瓣反流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要注意休息,避免感染,严格遵医嘱治疗。儿童如果患有先天性二尖瓣反流,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孩子剧烈哭闹,减少心脏负担,并定期带孩子进行心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