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的症状
骨髓瘤可引发骨骼相关、贫血相关、肾功能损害相关、感染相关及其他等多方面症状。骨骼方面有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肾功能损害有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表现;感染会导致发热、反复感染;其他还包括高钙血症相关表现、神经系统症状等,不同人群各症状表现有差异。
一、骨骼相关症状
(一)骨痛
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增殖,会破坏骨质,常导致骨痛。疼痛部位多见于腰骶部,其次是胸廓、四肢骨等。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钝痛或剧痛,活动后加重,休息时可缓解。研究显示,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骨痛症状,且随着病情进展,骨痛可能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于年龄较大、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等)的患者,骨痛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为明显,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加速骨质的破坏。
(二)病理性骨折
由于骨髓瘤细胞破坏骨质,使骨骼强度降低,患者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日常活动、咳嗽等)即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肋骨、脊柱等。脊柱骨折可能导致脊柱畸形,如驼背等,严重影响患者的体态和内脏功能。在老年患者中,本身骨质就相对疏松,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更高,而有长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其骨质基础更差,更容易出现骨折情况。
二、贫血相关症状
(一)乏力
骨髓瘤患者常伴有贫血,这是因为骨髓瘤细胞占据骨髓空间,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贫血使机体携氧能力下降,患者会出现乏力症状,表现为疲倦、精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乏力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感到疲惫不堪,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二)面色苍白
由于贫血,患者的面色会变得苍白。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甲床等部位可以初步判断贫血情况。对于女性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生理性失血等情况,若合并骨髓瘤贫血,面色苍白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而年轻患者若出现面色苍白,需高度警惕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
三、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
(一)蛋白尿
骨髓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会损伤肾小管等结构,导致蛋白尿。患者的尿液中可检测到过量的蛋白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尿常规中尿蛋白阳性,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可能逐渐增多。对于有长期肾脏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合并骨髓瘤时,肾功能损害相关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难控制。
(二)肾功能不全表现
肾功能损害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眼睑水肿等)等症状。由于肾功能不全,机体的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老年患者本身肾功能随年龄增长有所下降,若合并骨髓瘤,肾功能损害可能进展更快,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肾功能指标。
四、感染相关症状
(一)发热
由于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可引起发热。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相关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发热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且更容易出现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情况;而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衰退,感染后发热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鉴别。
(二)反复感染
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如反复发生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频繁的感染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加重病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合并骨髓瘤后,感染的风险更高,因为基础疾病本身就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和代谢功能。
五、其他症状
(一)高钙血症相关表现
部分骨髓瘤患者会出现高钙血症,表现为口渴、多尿、便秘等症状。高钙血症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钙代谢紊乱的情况,合并骨髓瘤时,高钙血症相关症状可能更容易被忽视,需要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及时发现。
(二)神经系统症状
当骨髓瘤细胞侵犯神经根或脊髓时,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甚至截瘫等。不同部位的神经受侵犯,表现不同。对于有长期不良姿势等生活方式的患者,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更要警惕骨髓瘤等疾病压迫神经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