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是位于大脑下方、脊髓上方,由中脑、脑桥和延髓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重要部分,位于颅后窝前部;中脑含动眼神经核等与眼球运动相关核团及中脑导水管,脑桥有连接小脑的横行纤维及参与面部表情等功能的神经核,延髓含呼吸、心血管运动等重要生命中枢;其具有传导、反射、维持生命活动、调节肌肉紧张等功能;儿童脑干发育中较脆弱,要防外伤、谨慎用药,老年人脑干有退行性变化,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孕妇孕期可能增加脑干负担,要注意休息、谨慎用药,患有基础疾病者因血管病变影响脑干供血,要控制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出现相关症状均应及时就医。
一、脑干的定义
脑干是位于大脑下方、脊髓上方的一个重要脑部结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上接间脑,下连脊髓,背侧与小脑相连,主要由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构成。
二、脑干的位置
脑干位于颅后窝前部,枕骨大孔前方,自下而上依次为延髓、脑桥和中脑。延髓与脊髓在枕骨大孔处相续;脑桥位于延髓上方,腹面宽阔膨隆;中脑上接间脑。
三、脑干的结构
1.中脑:体积较小,是脑干最上端的部分。它包含有重要的神经核团,如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等,与眼球运动等功能密切相关。中脑内还有中脑导水管,是脑室系统的一部分,脑脊液可通过此管流动。
2.脑桥:位于中脑和延髓之间。脑桥腹面宽阔,有大量横行纤维,连接小脑半球。脑桥内有面神经核、展神经核等,参与面部表情肌运动、眼球外展等功能。
3.延髓:是脑干的最下部,与脊髓相连。延髓内有许多重要的生命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对维持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起着关键作用。此外,延髓还有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等神经核团。
四、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脑干是大脑、小脑与脊髓之间的重要传导通路。感觉信息从脊髓上传至大脑,以及运动指令从大脑下传至脊髓,都要经过脑干。例如,躯体和四肢的浅感觉(痛觉、温度觉等)和深感觉(位置觉、运动觉等)传导束在脑干内走行。
2.反射功能:脑干内存在多个反射中枢,参与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角膜反射中枢在脑桥,当角膜受到刺激时,会引起眨眼反射,以保护眼球;吞咽反射中枢在延髓,确保食物顺利进入食管。
3.维持生命活动:延髓内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对维持呼吸和心血管功能至关重要。呼吸中枢可以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心血管运动中枢则控制心率、血压等心血管活动。
4.调节肌肉紧张:脑干网状结构可以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对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身体姿势发生改变时,脑干网状结构会通过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保持身体的稳定。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脑干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对较为脆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头部受到外伤,如防止摔倒、碰撞等。如果儿童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行走不稳等症状,可能与脑干病变有关,应及时就医。此外,儿童用药需谨慎,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脑干的神经功能产生影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干可能会出现一些退行性变化,如血管硬化、神经细胞功能减退等。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维护脑干的正常功能。同时,老年人可能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脑干的血液供应,增加脑干病变的风险。因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体检。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可能会增加脑干的负担。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孕妇出现头晕、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脑干病变的可能。此外,孕妇用药需要特别谨慎,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的脑干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4.患有基础疾病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管病变可能会影响脑干的血液供应,增加脑干梗死、出血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这类人群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量运动等。如果出现脑干病变的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