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伤口清洁与观察,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密切观察伤口大小、深度等情况;血糖控制是基础,需综合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并定期监测;足部保护要选合适鞋袜、避免足部受伤;营养支持要保证合理饮食及必要时补充营养补充剂;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有各自护理要点,儿童需家长监督教育等,老年要关注整体健康和心理状态等。
一、伤口清洁与观察
1.清洁方法:每天用温和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生理盐水冲洗可清除伤口表面的污垢、坏死组织和细菌,为伤口愈合创造清洁环境。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均适用生理盐水冲洗,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例如,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常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感觉减退,更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加重病情。
2.观察要点:密切观察伤口的大小、深度、颜色、有无渗液及异味等。若伤口出现红肿加剧、渗液增多且呈脓性、异味明显等情况,提示可能有感染,需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段患者伤口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糖尿病足溃疡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观察需更细致,因为儿童新陈代谢快,感染进展可能更迅速;老年患者伤口愈合能力差,观察到异常应尽快处理。
二、血糖控制
1.重要性: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基础。高血糖会抑制白细胞的功能,不利于伤口的抗感染能力,还会影响胶原蛋白的合成,阻碍伤口愈合。无论男女、不同生活方式(如运动、饮食等不同)的糖尿病患者,都应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遵医嘱用药)等综合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目标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2.血糖监测: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血糖仪自行监测,也可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有重要意义。
三、足部保护
1.穿着合适鞋袜:选择宽松、柔软、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脚部受到挤压和摩擦。鞋子过紧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增加溃疡加重的风险;袜子应选择棉质、吸汗的,保持足部干燥。对于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由于感觉减退,更要注意鞋子的合脚性,可选择专门的糖尿病足鞋。不同年龄患者对鞋袜的需求有差异,儿童糖尿病患者鞋袜要保证舒适且不影响足部正常发育;老年患者要注意鞋子的防滑性,防止跌倒导致足部损伤。
2.避免足部受伤:教导患者避免赤足行走,防止脚部被异物刺伤;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适当休息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劝其戒烟,因为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足部血供,不利于伤口愈合。
四、营养支持
1.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是伤口修复的重要原料,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可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饮食调整需结合其具体情况,例如素食者要注意补充必要的蛋白质来源,保证营养均衡。
2.营养补充剂: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可补充特定的营养补充剂,如复合维生素等,但需注意不能替代正常饮食。对于合并营养不良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营养补充剂可能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
五、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1.儿童糖尿病足溃疡:儿童患者在日常护理中除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要特别注意家长的监督和教育。家长需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足部护理习惯,如每天检查脚部、正确选择鞋袜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营养支持方面要保证满足其生长需求的同时促进伤口愈合,密切关注儿童血糖控制情况,因为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剂量调整需更精准。
2.老年糖尿病足溃疡: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护理时要更加关注整体健康状况。要注意控制血压、血脂等指标,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老年患者皮肤较薄、愈合能力差,伤口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加重皮肤损伤。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长期患病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不良情绪不利于伤口愈合,家属要给予更多关心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