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最典型的症状
骨髓瘤常见的症状及相关情况如下:约70%80%患者会出现骨痛,因骨髓瘤细胞分泌因子致骨质破坏引起,疼痛部位多在腰骶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有骨质疏松病史者风险更高;约90%患者有贫血,因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及肾功能损害等导致,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者情况可能更严重;40%70%患者有肾功能损害,由骨髓瘤细胞产生的轻链沉积及高钙、高尿酸血症等引起,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肾脏负担,有肾脏疾病病史者风险明显增加;30%60%患者出现高钙血症,因骨质破坏使骨钙入血导致,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史者风险更高;50%80%患者易发生感染,因免疫系统受抑制、抵抗力下降所致,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免疫缺陷病史者感染概率和严重程度显著增加,且老年人、儿童感染发生率更高,病情可能更严重。
一、骨痛
骨痛是骨髓瘤最典型的症状之一,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骨髓瘤细胞会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破坏,进而引起骨痛。疼痛部位多在腰骶部、胸廓和四肢,早期疼痛程度较轻,可为间歇性或游走性,活动、负重时加重,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本身骨质较为疏松,骨痛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男性和女性在骨痛的表现上无明显差异。生活中,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骨痛症状。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发生骨痛的风险更高,疼痛程度也可能更严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多休息,可适当进行散步等舒缓的活动。
二、贫血
贫血也是骨髓瘤常见症状,约9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抑制正常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患者可能存在肾功能损害,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也会加重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骨髓造血功能本身就会有所下降,骨髓瘤患者的贫血症状可能会更严重。性别方面,女性患者由于生理期等因素,本身更容易出现贫血,骨髓瘤合并贫血时症状可能更明显。长期熬夜、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造血功能,加重贫血。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贫血发生的概率和严重程度可能更高。患者应保证充足睡眠,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
三、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在骨髓瘤患者中较为常见,发生率约40%70%。骨髓瘤细胞产生的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可经肾小球滤过,沉积于肾小管,导致肾小管损伤;此外,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功能损害。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夜尿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老年人的肾脏功能本身就有所减退,骨髓瘤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可能进展更快。男性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比例可能略高于女性。长期大量饮酒、饮水过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功能损害。有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明显增加。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四、高钙血症
约30%60%的骨髓瘤患者会出现高钙血症。骨髓瘤细胞破坏骨质,使骨钙释放进入血液,导致血钙升高。高钙血症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多尿、口渴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昏迷等。老年人对高钙血症的耐受性较差,症状可能更明显。性别差异对高钙血症的影响不显著。过量摄入含钙高的食物、维生素D补充过多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加重高钙血症。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史的患者,发生高钙血症的风险更高。患者应减少高钙食物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促进钙的排泄。
五、感染
由于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发生率约50%80%。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尿频、尿急等症状。老年人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感染的发生率更高,病情也可能更严重。男性和女性在感染的易感性上无明显差异。长期吸烟、生活环境差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有免疫缺陷病史的患者,感染的概率和严重程度都会显著增加。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