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外阴瘙痒是什么原因
孕晚期女性出现外阴瘙痒的原因多样,包括孕期生理变化因素(激素水平改变使阴道分泌物增多、适合真菌生长且影响外阴皮肤代谢,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致外阴组织水肿,阴道pH值变化破坏正常菌群平衡)、感染因素(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以及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外界刺激因素(卫生习惯不良、内裤材质不当、过敏反应)和其他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增加病原体感染风险,精神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特殊人群出现该症状时要注意个人卫生等,症状轻可先非药物缓解,持续不缓解或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谨慎用药,同时要控制血糖和保持良好心态。
一、孕期生理变化因素
1.激素水平改变:孕晚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进而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呈酸性,适合念珠菌等真菌生长繁殖,增加了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几率,从而引发外阴瘙痒。此外,激素变化还可能影响外阴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变得更加敏感,容易出现瘙痒症状。
2.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孕晚期胎儿逐渐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外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外阴组织水肿。这种局部的充血和水肿状态会刺激外阴神经末梢,产生瘙痒感。
3.阴道pH值变化:孕期阴道pH值会发生改变,通常会变得更加酸性。这种酸性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但也有利于一些病原体的滋生,破坏了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进而导致外阴瘙痒。
二、感染因素
1.霉菌性阴道炎:是孕晚期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念珠菌感染引起。念珠菌在酸性环境中容易生长,孕晚期阴道分泌物的变化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患者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霉菌性阴道炎不仅会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在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引起新生儿鹅口疮等疾病。
2.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白带呈黄绿色、泡沫状,有异味等症状。滴虫性阴道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3.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厌氧菌等病原体大量繁殖引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有鱼腥臭味,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相对较轻。细菌性阴道病增加了孕妇发生羊膜腔感染、早产、产后子宫内膜炎等并发症的风险。
4.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和支原体是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部分患者仅有轻微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宫内感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三、外界刺激因素
1.卫生习惯不良:孕晚期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如果不注意外阴清洁,分泌物长时间刺激外阴皮肤,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瘙痒。此外,过度清洁也可能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外阴瘙痒。例如,频繁使用碱性洗液清洗外阴,会中和阴道的酸性环境,使阴道自净能力下降。
2.内裤材质不当:穿着化纤材质的内裤,透气性差,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滋生,从而引起外阴瘙痒。建议孕妇选择纯棉材质的内裤,保持外阴干爽。
3.过敏反应:使用了不合适的卫生用品,如卫生巾、护垫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外阴瘙痒。此外,新换的洗衣液清洗内裤,残留的化学成分也可能刺激外阴皮肤,引发过敏瘙痒。
四、其他因素
1.妊娠期糖尿病:部分孕妇在孕期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升高会使阴道内糖原含量进一步增加,为念珠菌等病原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导致外阴瘙痒。此外,高血糖状态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孕妇的抵抗力,使孕妇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2.精神因素:孕晚期孕妇往往会因为对分娩的恐惧、对胎儿健康的担忧等精神压力,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外阴瘙痒等症状。这种瘙痒通常在夜间或情绪紧张时加重。特殊人群在孕晚期出现外阴瘙痒时,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卫生用品。若瘙痒症状较轻,可先通过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干爽等非药物方法缓解。但如果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白带异常、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孕妇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