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昏迷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注射时间与进餐不匹配)、饮食(进食量过少、结构不合理)、运动(量过大、时间与降糖药作用高峰重叠)及特殊人群(老年、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引发低血糖昏迷,如胰岛素过量致血糖过度降低、进食少降糖药未调致葡萄糖不足、运动量大或与降糖药高峰重叠致消耗过多葡萄糖、老年调节能力差及肝肾功能不全致药物蓄积或代谢调节能力下降等易引发低血糖昏迷

一、胰岛素使用相关情况

1.胰岛素剂量过大:当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超出身体实际需求时,易引发低血糖昏迷。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在血糖控制过程中,胰岛素剂量调整不当,过量使用胰岛素会使得血糖被过度降低,从而出现低血糖昏迷情况。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过量胰岛素会加速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下降至低血糖范围,进而可能引发昏迷。

2.胰岛素注射时间与进餐时间不匹配:若胰岛素注射时间过早,而患者进餐时间延迟,或者胰岛素注射时间过晚,而患者进餐时间提前,都可能导致血糖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过度降低。比如,患者应在进餐前15-30分钟注射短效胰岛素,若患者提前很久注射胰岛素却延迟进餐,那么在进餐时就可能出现低血糖昏迷情况。这是因为胰岛素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与进餐时间不匹配会打乱血糖的正常波动规律,使得血糖在不合适的时间点过度降低。

二、饮食相关情况

1.进食量过少:糖尿病患者如果进食量明显少于平时,而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剂量未相应调整,就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例如,患者原本进食较多,但某一餐因食欲减退等原因进食量大幅减少,而降糖药剂量未减,就会导致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血糖过低引发昏迷。从能量供应角度分析,人体需要从饮食中获取葡萄糖来维持血糖水平,进食量过少无法提供足够葡萄糖,而降糖药物又继续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就会使血糖快速下降至低血糖范围。

2.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进食高纤维、低热量且不规律的饮食,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比如,过度摄入膳食纤维等可能影响药物对血糖的调控作用,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当患者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严重不足时,血糖生成减少,而降糖药物作用相对增强,就容易引发低血糖昏迷。例如,一些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体重过度节食,只摄入很少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又使用降糖药物,就增加了低血糖昏迷的风险。

三、运动相关情况

1.运动量过大: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过大、运动时间过长时,身体消耗葡萄糖过多,而血糖的生成不能及时跟上,就易出现低血糖昏迷。比如,原本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突然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如马拉松等,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而体内胰岛素等降糖物质未相应调整,就会导致血糖过低。运动时肌肉收缩需要能量,主要由葡萄糖提供,运动量过大使得葡萄糖消耗远超身体生成量,从而引发低血糖昏迷。

2.运动时间与降糖药物作用高峰重叠:如果患者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高峰时期进行运动,运动时葡萄糖消耗增加,就容易导致低血糖昏迷。例如,服用某些短效口服降糖药后不久就进行剧烈运动,此时药物正发挥最强降糖作用,运动又进一步消耗葡萄糖,血糖就会快速下降至危险水平。因为运动本身会促进葡萄糖的利用,而此时降糖药物也在增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两者共同作用使血糖过度降低。

四、特殊人群情况

1.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理功能减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低血糖昏迷。一方面,老年患者的肝糖原储备减少,肝脏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弱,当发生低血糖时,肝脏不能及时通过糖原分解来补充血糖;另一方面,老年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受损,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往往在出现严重低血糖时才被察觉,错失及时处理的时机。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在夜间发生低血糖,由于感知能力差,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低血糖昏迷。

2.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对于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或肾脏排泄的降糖药物,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体内会蓄积,导致药物作用增强,容易引发低血糖昏迷。比如,一些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的降糖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排泄减慢,药物浓度升高,降糖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就会使血糖过度降低。同时,肝肾功能不全也会影响身体对葡萄糖的代谢和调节能力,进一步增加低血糖昏迷的风险。

了解疾病
老年糖尿病
老年性糖尿病一般是指患者年龄≥60岁的糖尿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人能吃什么零食?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无糖饼干、原味干果、魔芋等含糖量较低的食物作为零食,也能吃青果、青枣、青桃、柠檬、西红柿、黄瓜等含糖量较低的蔬果作为零食。
糖尿病可以吃番石榴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可以食用番石榴的,因为这种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含有的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和糖结合,有助于控制血糖。此外,也能吃樱桃,这种水果含糖量少,又含有花青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值。
糖尿病人吃什么糖可以代替白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木糖醇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甜味剂,营养价值,是糖类代谢的正常的中间体。糖尿患者正常在血糖控制良好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木糖醇。可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
低血糖糖尿病有关系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低血糖和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在频繁发作低血糖后,会发现胰岛功能已经受损,低血糖只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症状,可以诊断为高胰岛素血症,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予重视,则会演变成糖尿病。
2型糖尿病出现低血糖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当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后,因为没有按时吃饭或者吃饭量太少,不足以满足人体所需,有可能表现出低血糖。2、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量过大,造成血糖迅速降低,表现出低血糖。
2型糖尿病为什么低血糖昏迷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表现出低血糖,很可能是病人应用降糖药物之后表现出低血糖,这种低血糖的原因往往是因为降糖药物过量造成的。若是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也可能是因为胰岛素延迟释放而造成低血糖。
糖尿病出现低血糖会有什么症状呢?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在药物作用影响之后或者是胰岛素的作用之后表现出低血糖,主要会表现有头晕的症状,还会有心慌手发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的症状发现,对于老年人的反应主要是表现出嗜睡,意识障碍等情况。
糖尿病能吃麦芽糖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病人并不提倡进食麦芽糖。由于麦芽糖属于糖类,其可以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所以,进食后并不利于病人进行血糖的控制。此外,建议糖尿病病人应当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可以吃韭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正常是能吃韭菜的,因为吃韭菜对病人病情没有影响。因为韭菜热量还有糖分含量极低,并且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而糖尿病病人进食以后,还可以有效促进排便,还可以防止增加血糖代谢负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症状?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人会表现出许多神经病变,如果胃肠道的神经发生病变,就会表现出胃轻瘫,胃轻瘫病人会表现为胃胀、便秘、恶心呕吐、嗳气等。由于食物和药物在胃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还会影响食物和药物的吸收。
脑出血昏迷苏醒的前兆
司维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脑出血如果出血昏迷很严重的情况,患者在昏迷阶段往往生命体征会出现异常,对外界刺激反应非常小,进入深昏迷患者随时可能会出现死亡。随着治疗,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预示患者有可以苏醒,也就是所谓昏迷患者苏醒的前兆:1、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血压稳定,自主呼吸逐渐恢复,或者呼吸频率深度逐渐平稳,体温、心率等趋于正常,都是是疾病向好的一个趋势,患者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1型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
武晋晓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胰岛素一点都不分泌,所以自身的调节能力基本上没有,而2型糖尿病自己还可以分泌胰岛素,所以血糖低的时候,自身胰岛素不分泌或者少分泌,血糖高时可以再分泌胰岛素。而1型糖尿病,一旦当外源性的变化有一点点变化,可能都会严重影响到血糖的变化。比如胰岛素多打了一个单位,血糖可能立即就低了,比如少吃点东西或者活动量稍微大点,可能血糖
昏迷多久算植物人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昏迷多久算植物人,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判断。一般在大面积脑损害后会出现暂时性的植物人状态,若是超过四周以上称为持续性植物人状态。持续性植物人状态恢复意识及预后较差,很少会出现好转,但个别植物人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后能恢复。
睁眼昏迷和植物人区别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植物人又称植物人状态,是由于广泛的大脑皮层损伤导致的病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呼吸、血压、心率及体温均正常,但没有意识,主要靠鼻饲补充水分和营养。植物人有时可以睁眼貌似清醒,称为睁眼昏迷,但睁眼昏迷不一定是植物人。有些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短时间处于睁眼昏迷阶段,可以在三到六个月预示恢复,从植物状态苏醒过来。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