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怎么检查
癫痫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包括病史采集,涵盖现病史(发作表现、持续时间、频率、诱因等)、个人史(母亲孕期、出生、生长发育及成人职业、习惯等情况)、家族史;体格检查,有一般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头面部、皮肤等)和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脑脊液检查(用于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情况);影像学检查,像脑电图(常规及长时间、视频监测)、头颅影像学检查(CT和MRI);同时针对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检查时需分别考虑其耐受性与安全性、基础疾病及胎儿安全等特殊注意事项。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详细了解癫痫发作的具体表现,如发作起始症状,是突然意识丧失、肢体抽搐,还是有感觉异常、精神症状等;发作的持续时间,一般癫痫发作多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的频率,是偶尔发作还是频繁发作;发作的诱因,是否与睡眠不足、饮酒、情绪激动、闪光刺激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患者,还要关注发作与发热、疫苗接种等情况的关系。
2.个人史:了解患者母亲在孕期的健康状况,有无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情况;患者的出生情况,是否为早产、难产、窒息等;生长发育情况,包括智力、运动发育等是否正常。对于成人患者,要了解其职业、生活习惯,是否有头部外伤史、酗酒等情况。
3.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癫痫患者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某些癫痫类型具有遗传倾向,家族史对于诊断和遗传咨询有重要意义。
二、体格检查
1.一般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是否正常;检查头面部有无畸形,如小头畸形、面部血管瘤等;检查皮肤有无色素脱失斑、咖啡斑等,一些神经皮肤综合征可伴有癫痫发作。
2.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精神状态;检查颅神经功能,如视力、听力、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和运动等;检查肢体的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是否有病理反射等。对于儿童患者,还要进行神经系统发育的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贫血等情况;血生化检查可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指标,某些代谢异常可导致癫痫发作,如低血糖、低血钙等;凝血功能检查对于评估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以及在需要进行有创检查或治疗时具有重要意义。
2.脑脊液检查:当怀疑癫痫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疾病有关时,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的压力、常规、生化、病原学等指标,以明确病因。但脑脊液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四、影像学检查
1.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常规脑电图可记录患者在清醒和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活动,发现癫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等。对于一些发作不频繁的患者,可进行长时间脑电图监测,如24小时脑电图监测或视频脑电图监测,以提高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视频脑电图监测还可以同步记录患者的发作情况,有助于准确判断发作类型。
2.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头颅MRI。头颅CT对于发现脑部的结构性病变,如脑出血、脑肿瘤、脑梗死等有一定的价值,检查速度快,适合急诊患者。头颅MRI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更强,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的细微结构,对于发现脑部的先天性畸形、海马硬化等病变更敏感,是诊断癫痫病因的重要手段。对于儿童患者,在进行MRI检查时,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进行各项检查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耐受性和安全性。对于脑电图检查,要做好安抚工作,避免儿童因哭闹影响检查结果;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防护,减少辐射对儿童的影响。同时,儿童癫痫的病因和发作类型与成人有所不同,诊断时要结合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进行检查时要评估其身体状况,避免因检查导致病情加重。例如,老年人进行腰椎穿刺检查时,要注意防止发生低颅压综合征;进行脑电图检查时,要注意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和药物等因素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3.孕妇:孕妇在进行检查时需要特别关注胎儿的安全。一般来说,脑电图检查对孕妇和胎儿是安全的。但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如CT检查,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如MRI。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要注意一些检查项目可能会受到孕期生理变化的影响。



